兰亭辩论 全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9:26:44
我想要《兰亭辩论 》一书的全文。。。。大家谁有啊??
我要的是全文!!。。给个观看地址也行。。。。

千百年来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但因为兰亭序的真迹已陪葬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墓中,故行于世者仅为摹本,这就为上世纪60年代中国书法界所发生的一场大辩论埋下了伏笔。

1965年夏,在我国文坛上就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真伪问题,进行了一场大辩论,此事起因与章士钊有莫大关系。
是年6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从王谢墓志出土论〈兰亭序〉的真伪》一文,之后《光明日报》作了转载。该文认为,从当时南京出土的王谢墓志(晋代)来看,《兰亭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品。其次,从文章的内容来看,其作者是在王羲之所作《临河序》的基础上加工而写成的。因为文章前半部描写欢快之情,写得很流畅,后半部突然悲痛起来,这与晋人达观以及王羲之本人性格大相径庭,故值得怀疑。再者《兰亭序》的开头,“岁在癸丑”的“癸丑”两字,也有问题,郭认为是后人加上去的。根据以上情由,郭推断《兰亭序》乃是一赝品,并非王羲之的作品。
郭文发表后,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看了,不以为然,于是写了一篇《〈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要与郭沫若争论。该文的观点认为,唐初各大书法家如欧阳询、虞世南等都在学王帖,而唐太宗也酷爱王之书法,我们没有理由否定唐初书法家的鉴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