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基督教信仰的起点是人生的原罪,佛教信仰的基础是人生的苦难,是否正确,并作出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3:35:36
急 急 急!!!

所谓罪是指人所做的没有达到上帝公义的标准而产生的偏差,以至使上帝的荣耀发生了亏缺.原罪是指由于人类始祖犯罪背叛了上帝,罪就进入了世界,人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由上帝的代表而成为罪的奴仆,由此其后代都成了罪人,有罪的本性.基督教信仰的起点是人生而有罪,这是指原罪.
佛教认为业力和因缘是人生苦难的根源,烧香念佛就能除罪.
而基督教则认为罪才是人生苦难的根源,圣经所启示的上帝是公义的,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要追讨.同时上帝又是慈爱的,他体恤人的软弱,知道人不能靠自己胜过罪,因这个缘故,差遣圣子耶稣基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这样解释,楼主是否满意.

我的理解:
基督教的原罪不是指亚当夏娃的性爱,而是指远古人类对信念、对神的体系、对制度关系伦理关系的怀疑和放弃,因此其根源是人自我的“贪爱”“怀疑”“迷惑”。
佛教思想的基础是对人性中各种苦恼(包括但不是专指苦难)的分析,认为是人的“无明”,也就是不正确的思维造成人行为的各种错误,再导致心身的烦恼痛苦。而所谓的“无明”其实也是表现为人自我的“贪爱”“怀疑”“迷惑”等基本的问题。
所以从这样来看,基督教与佛教是可以融痛理解的。

佛教信仰的基础是人生的苦难?

这话并不绝对正确吧?另外它跟基督教的原罪似乎——地位不同,有点拿橙子比电灯的意味。

个人认为,佛教的核心教义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自性“。

呵呵!
何为起点?
立教之因?
其实世界宗教包括科学都是为了解放和解脱!
他们的本源是一样的!
只是各自的层次境界不同而已

佛陀第一次说法就是阐述四圣谛:苦集灭道。因此四圣谛是佛法最重要的内容。
四圣谛的第一圣谛就是苦圣谛。
佛陀说到:
诸比丘,何谓苦圣谛?
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
诸比丘,什么是生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诞生、产生、出现、生起、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诸比丘,那称为生。
诸比丘,什么是老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