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的时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3:48:03
24节气的时候的做什么事(不是农民的)比如霜降要吃柿子有来历

农业社会的民俗有着紧密的联系:

  “打春牛”——立春 “鞭打春牛”又称“鞭春”“打春”“打春牛”“打土牛”,是我国汉族和白族的立春主要习俗。公历2月4日或5日是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到来,预示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千百年来,农民耕田离不开牛,而春耕迟早对一年收成好坏又有重大影响,所以,立春这天鞭打春牛,互赠土牛、春盘以及各种迎春食物,表示春耕即将开始,提醒人们莫误农时。中国北方在立春日还有吃饼的习惯,称为“咬春”或“春饼”。
  踏青扫墓的清明节 公历4月4日或5日是清明节,此时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机,所以,有的地方称清明节为踏青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在清明节扫墓祭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直至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节的娱乐活动比较多,有斗鸡、荡秋千、拔河、放风筝、采百草等等。古代清明节,还有插柳植树的活动。

  立夏“秤人”见三新 公历5月5日或6日是立夏,立夏最引人注目的风俗,是“秤人”。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起一杆大秤,全家老少都要称一称体重,到立秋那天再称一次。这样就知道从立夏到立秋这段其间,体重变化的情况。立夏时一些时鲜果品上市,从前很多地区,家家户户要摆上樱桃、青梅等水果拜祭祖先神灵,叫做“立夏见三新”。自己则饮酒、吃蚕豆、馒头、芥菜、白笋、咸鸭蛋等等,这里面也包含有尝新的意思。

  忌雨的夏至 公历6月21日或22日是夏至,这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昼最长夜最短。夏至和冬至一样,同是古老的节日之一。不过夏至比不上冬至隆重,主要因为夏天正是农忙季节。因此,农家很谨慎小心,忌讳也很多。夏至这天,把菊叶烧成灰,撒在小麦上,认为这样可以防治小麦病虫害。农民最怕在这天下雨,影响收成甚至带来水灾。因此,在夏至期间,不许骂脏话,也不要剃头。这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反映了古代农民靠天吃饭无奈的心理状态。夏至的应时食品,有粽子、豌豆和面条。豌豆是凉性食品,吃了可以去暑,预防夏天生病。

  冬至大如年 冬至节在公历12月21日或22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