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个关于更换学校饮用水供应系统的报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20:39:11

一、必要性与可行性
1.项目背景情况
“学校教学科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是我校“十一五”“211工程”三期建设总体规划中的子项目之一,建设周期为3年(2009年-2011年)。去年,该项目首次申报财政专项并最终获得174万元的经费支持。今年4月项目实施以来,已开始对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验室开放基金活动及“资源共享”建设工作给予了资助,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截至到2009年底,我校共有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级实验示范中心6个,是我校实验教学的主体和骨干。目前,我校市级实验示范中心的数量在北京市所有高校中排第5位,市属市管高校中占居第1位。
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统筹”和“资源共享”,是学校亟待破解的“十三个难题”之一,也是学校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本年度的学校教学科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将着重落实“资源共享”工作和我校实验教学中心的“软环境”的发展建设。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必要性:随着建设的深入,也暴露出了诸多发展中的问题:如仪器设备(尤其是科研用大型贵重仪器)升级改造困难,使用效益没有充分发挥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1、学校“共享”平台不足,没有改变以院系为单位的建设模式,缺乏统一的共享机制;2、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多,软件建设缺乏,实验人员进修培训不足,实验室管理亟待提高。
可行性:为了充分利用优质教学科研资源,更好的服务于北京市的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学校将在“十一五”期间,着重建设使用效率高、共享机制完善的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共享平台。本项目是学校“十五”期间建设项目的延续,与前两期“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所不同,三期建设项目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包括加大对本科生实验室开放基金的资助力度,建立优质教学科研服务资源共享机制等内容。与此同时,在统一规划详细论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有示范作用、有特色的公共服务资源的投入力度。

3.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

二、实施条件
1.人员条件
项目负责人佟庆伟同志为我校条件装备处处长。条件装备处是全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教学管理、仪器设备采购、管理的部门。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学校实验室和其它公共教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