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怎么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6 08:45:54
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
一位名叫希瓦勒的乡村邮递员,每天徒步奔走在各个村庄之间。有一天,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被一块石头绊倒了。
他发现,绊倒他的那块石头样子十分奇特。他拾起那块石头,左看右看,有些爱不释手了。
于是,他把那块石头放进自己的邮包里。村子里的人们看到他的邮包里除了信之外,还有一块沉重的石头,够感到很奇怪,便好意地对他说:“把它扔了吧,你还要走那么多路,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他取出那块石头,炫耀地说:“你们看,有谁见过这样美丽的石头?”
人们都笑了:“这样的石头山上到处都是,够你捡一辈子。”
回到家里,他突然产生一个念头,如果用这些美丽的石头建造一座城堡,那将是多么美丽啊!
于是,他每天在送信的途中都会找到几块好看的石头,不久,他便收集了一大堆。但离建造城堡的数量还远远不够。
于是,他开始推着独轮车送信,只要发现中意的石头,就会装上独轮车。
此后,他再也没有过上一天安闲的日子。白天他是一个邮差和一个运输石头的苦力;晚上他又是一个建筑师。他按照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来构造自己的城堡。
所有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认为他的大脑出了问题。
二十多年以后,在他偏僻的住处,出现了许多错落有致的城堡,有清真寺式的、有印度神教式的、有基督教式的……当地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个性格偏执、沉默不语的邮差,在干一些如同小孩建筑沙堡的游戏。
1905年,法国一家报社的记者偶然发现了这群城堡,这里的风景和城堡的建筑格局令他慨叹不已。为此写了一篇介绍希瓦勒的文章。文章刊出后,希瓦勒迅速成为新闻人物。许多人都慕名前来参观,连当时最有声望的大师级人物毕加索也专程参观了他的建筑。
现在,这个城堡已经成为法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点,它的名字就叫做“邮递员希瓦勒之理想宫。”
在城堡的石块上,希瓦勒当年刻下的一些话还清晰可见,有一句就刻在入口处的一块石头上:“我想知道一块有了愿望的石头能走多远。”
据说,这就是那块当年绊倒过希瓦勒的第一块石头。

根据这个故事,联系自己的实际,写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

搁浅记忆·理想VS现实

这次,我看到了海。站在沙滩上,任海风凌乱我的头发,并没有太多的激情。相反,一种失落的感觉抑制了我初次看海的兴奋感。是从前我把海想得太美了吗?海只以它蓝色的波浪与沉默无言回答我这个扫兴的问题,我蓦然想到理想和现实有时候竟然差之千里。
理想和现实不是同一等位线上的数码,它们之间是应该存在距离的,但这距离究竟有多远?它们又有多少联系?理想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只航标,指示着目标和方向。现实则是航行之船起程的岸。如果船儿不从现实的堤岸上出发,也许它永远也找不到那航标上亮起的灯光,它所见到的也许只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理想和现实仿佛是一对默契的朋友,没有了理想,现实则显得平庸。抛开了现实,理想便好似断了线的风筝。理想让我们蓬勃向上,而现实告诉我们要脚踏实地,这就是它们难得的默契。
太注重现实的人,往往徘徊在岸上,到达不了海的深处。太忽略现实的人,又往往鲁莽而行,在海上碰到礁石,同样无法到达理想的圣地。这两者的关系又是难以捉摸的。如何才能让现实和理想得到完美的统一,并实现理想? 以现实为理想的港湾,用理想来修正航线。任何理想都不是不着边际的白日做梦,它必须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又要不断向上生长,没有这深厚的现实土地,理想的种子是不会发芽的。尼采不是自诩过太阳吗?他的理想是何等伟大,然而他没有踏在现实之上,最终成了疯子,看着他理想的太阳坠落地平线。
理想,是人生追求奋斗的目标,站在同一现实面前的人,因为理想的不同有着不同的作为。我们都曾铭记周恩来总理一句振奋人心、铿锵有力的话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时,面临着政局腐败,国家危亡,太多的人只想着自己的安逸舒适,而周恩来却把中华的振兴担在肩上,不断地为实现它而不懈地奋斗,他从那破烂不堪的现实之港里,开出了一艘乘风破浪的理想之舰,并不断学习来认清目标,到达彼岸,最后长眠于那块他亲自开创的理想之土上。
理想与现实也许隔阂遥远,但如果你抛开一切凭空幻想,理想和现实也许很和谐,如果你以现实为起点,理想为准绳,千万不要忘记,这两点之间蕴藏着千千万万的艰难险阻!
启程吧,经常去看看海,去寻找心灵中的航标,不然理想和现实都会枯竭。

这个故事提示作文内容主要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