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问题:“宁当受苦死,不用贫穷生”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1:30:02
请问“宁当受苦死,不用贫穷生”是什么意思。

为何有人说佛教宣扬这类思想?

意思是说宁愿就在这辈子甘心忍受各种苦楚折磨,郁郁而终,也不要下辈子叶还是贫穷低微地出生过活。这句话的表述方式不像是出自佛经,可能是出自某些佛教宣传语,俗语之类。它从某些方面反映了佛教的因果宿命轮回论,宣扬、注重来世,而宁愿今生受苦的观念,被某些人片面的认识,则可能变成逆来顺受,不知努力改变的消极人生观,被一些研究者看到,则认为佛教过于消极等等。其实这句话固然反映了佛家的因果轮回的命运观,但是只反映了一个方面。即使是唯物辩证主义也教导我们应该全面地系统地看问题。那么我们就全面系统地看这句话。佛家的因果轮回的命运观不是静止的,仅针对某一次的命运的。佛家讲轮回,轮回不止,生命无休。每一世的的遭遇都源自于上一世的行为影响,而这一世的行为又会影响到下一世的命运。所谓欲知前世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事,今生作者是。“宁当受苦死,不用贫穷生”,为何下一世会贫穷生,大致便是这一世做了不好的,会导致下一世贫穷的事情,如果是这样,那么即使这类事情可以改变今生受苦的局面的,也不去做,宁愿苦死。试想,如果做得是好事,又何必怕下辈子会贫穷生呢。如果这个好事既不会导致下辈子贫穷生,又能改变这辈子的受苦,那么就大胆去做,佛陀说: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可没有说,受苦了,就白白坐着受苦,连善也不做。须知,行善也可改变受苦的局面。如此,何乐不为?何来消极?

我只知道,佛说过,明心见性,自主生死!

这句话不是佛教的观点。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对佛教并不认识。佛陀的教育是教人离苦得乐,脱离六道轮回,圆满发掘自己的智慧、能力。用的方法就是从断恶修善下手,把握自己的命运。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命运是自己造的,这才是佛教的三世因果观点。连世间圣贤也知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命自我立,福自己求。想了解改造命运的原理方法,可以先看《了凡四训》。

谁造的垃圾词汇--把他嘴打肿

让你安于贫穷,让你能相信下辈子会生到富裕人家.

这辈子,下辈子,都是一辈子
指不定就没有当人的下辈子
为什么不这辈子努力富裕

动物和人类差别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