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在南方也会生冻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3:05:34
我出生在深圳... 我14岁, 在同龄人中算的瘦 在冬天,我在深圳也能生冻疮,别人说我手没脂肪,防不了冷... 所以会生?? 为什么我在深圳冬天也会生?别人又不会生?. 还有怎么样防止生冻疮?

在寒冷的冬季,很多人的手上常常会长冻疮,这是一种发生于寒冷季节的末梢部位皮肤局限性、淤血性、红斑性疾病,是冬季常见病。在气温低(10摄氏度以下)、潮湿的环境下,人体肢端的血液循环不良,加上手足多汗,缺乏运动等,都容易发生冻疮,一般天气转暖后冻疮会自愈,但在来年冬季易在同一部位复发。

冻疮不仅影响手的美观,还会发生痒、痛,如反复发作,出现破溃将会留下很深的瘢痕。加强保暖,增强体质,提高自身防寒能力对防止冻疮的发生是很重要的。保持干燥,在易受冷部位涂搽油脂,也可以保护局部的皮肤。另外,冬季可多吃羊肉、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物,吃辣椒等发汗,都可促进肢端的血液循环。

患了冻疮,首先要加强保暖。若冻疮仅为硬结,未破溃时,可用辣椒酊、热酒精擦洗。若已破溃,则可用红霉素软膏、猪油蜂蜜软膏涂擦且包扎,促进其早日愈合。还可以将棉制的手套烘得干热,把手放进手套中,也可以使手部的血液循环加快。
冻疮的表现

冻疮是指寒冷潮湿条件下,肢体末端、耳鼻等暴露处的局部皮肤出现轻度冻伤。

寒冷潮湿或气候突然变化为主要因素。因此,在冬季及由冷变暖的初春,易发生冻疮。尤以营养不良、贫血和体弱的小儿多得此病,其手、脚或耳壳末端的血液循环较差,加上保暖不够,穿鞋不适或在寒冷季节仍在室外作过多的活动,均可诱发本病。

冻伤后,局部皮下细小动脉血流淤积,组织缺氧,血管壁损伤,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渗出物增多,出现局部水肿、水疱,严重者发生弥散性血栓,可导致组织坏死。

手背、手指外侧、足跟、外耳为好发部位。有时可累及鼻尖及小腿下部,大多有对称性分布,缓慢发病。早期皮肤苍白,以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或肿块,局部冷感,压之褪色,先有麻木感,继而发痒发胀,并有烧灼感,遇热后症状加重。重者肿胀加剧,发生水疱,内含淡黄色或血性液,破裂后流出渗液,形成浅溃疡,其基底暗红,周围红晕,可覆以黄色或紫色血痂,有疼痛。如继发感染可致化脓

及结痂。病程往往延长,经久不治者可发生坏疽。气候温暖时可自愈,愈后留有色素沉着斑。到冬季不加保护尚易复发。

冻疮的预防与护理

保持局部温暖和进行户外体格锻炼,即可预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