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昆虫会蜕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7:33:18

许多节肢动物(主要是昆虫)和爬行动物,生长期间旧的表皮脱落,由新长出的表皮来代替。通常每蜕皮一次就长大一些。
生物学术语,蜕去表面皮层代之以新的皮层的过程。蜕皮过程受激素调节,发生于整个动物界。英语中molt一词还包括换角、换毛或换羽。蜕去外骨骼以使身体长大或改形也称蜕皮,这种现象见于节肢动物、线虫和缓步虫类。

蜡质层位于表层的最外层,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几丁质是复杂的含氮多糖类,它是外骨骼的主要成分。在几丁质层的下面是分泌外骨骼的表皮细胞。表皮细胞分泌的外骨骼一经硬化后,就不能继续扩大,从而使昆虫生长受到限制。因此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蜕皮现象。蜕皮时,表皮细胞分泌一种酶,将几丁质溶解,同时蜡质层破裂,昆虫的幼体就可以从外骨骼中钻出来,并且由表皮细胞重新分泌外骨骼。当新的外骨骼还未完全硬化之前,昆虫身体可以增大。所以,正在发育而迅速生长的昆虫幼体蜕皮次数较多。当昆虫发育到不再继续长大时,蜕皮也就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