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条条大路通罗马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7:13:59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原意是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胜敌。后以此比喻一切准备工作全部作好,等待行动。
条条大路通罗马: 就算走的路不一样,但是终点是一样的,而且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罗马的繁荣。
我想问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条条大路通罗马” 还有没有其他的意思

基本解释: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词语分开解释:

螳螂捕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黄雀在后: 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作者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治《春秋彀梁传》。据《汉书·艺文志》载,刘向有辞赋33篇,今仅存《九叹》一篇。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楚辞》是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编辑本段]原文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儒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释源:《三国演义》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说解:原意是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胜敌。后以此比喻一切准备工作全部作好,等待行动。

示例:我们现在是~,只要机器一来,马上就可以安装了。

典故: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80方大军驻扎在长江中游的赤壁,企图 打败刘备以后,再攻打孙权。刘备采用联吴抗曹之策,与吴军共同抵抗曹操。当时,孙权和刘备兵力都很少,而曹操兵多将广,处于压倒性优势。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