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 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可一言也未发,最后走时也没对老翁表示安慰,你是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0:39:58

并不是这样的,其实石壕吏写出了诗人杜甫的一种矛盾心理,一是他希望官兵能够平定安史之乱,二是他同情人民遭遇。——因此被称为“诗圣”。但是他明白,要平定安史之乱人民就必须要有牺牲。为此他在《新安吏》里写的很清楚。他也不是不安慰老翁,《石壕吏》最后“独与老翁别”告别时应该会对老翁安慰。

诗人不是全能的,他们只能揭露当时的情况,感慨万分,但是不能像侠客一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们是多愁善感观察也能入木三分的人,但是手无缚鸡之力,没有半点权利。
这首诗的诗人是杜甫,我们应从他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生平来看,杜甫生平坎坷多难,做了小官还遭到沦陷,然后就是一世漂泊。石壕吏是诗人遭受安史之乱期间写的不朽之作,揭露了当时的时代状况,诗人当时差点性命不保,怎么有能力去救人,而且他救一个,还有更多的官吏去抓人,更多的仗在打,他没有能力去救。而且作诗并不是真的所见所闻,很有可能是作者知道当时的大体背景,突然某天有感而发,做出的绝世之作。所以我们不能说诗人是沉默的,他喊出了最强音,诗人也是沉默的,只有无声的幽咽,无奈与悲哀的交割。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211.htm
回答者: wangqian854 - 助理 四级 2009-10-27 13:21

第一,他同官吏问话,之所以他没有被抓走,是因为他是要去当官,不会抓他。
第二,没写不代表他没安慰

回答者: 124.236.248.* 2009-10-27 19:12

并不是这样的,其实石壕吏写出了诗人杜甫的一种矛盾心理,一是他希望官兵能够平定安史之乱,二是他同情人民遭遇。——因此被称为“诗圣”。但是他明白,要平定安史之乱人民就必须要有牺牲。为此他在《新安吏》里写的很清楚。他也不是不安慰老翁,《石壕吏》最后“独与老翁别”告别时应该会对老翁安慰。

第一,他同官吏问话,之所以他没有被抓走,是因为他是要去当官,不会抓他。
第二,没写不代表他没安慰

我很同情你的遭遇 英语翻译 求台湾诗人洛夫的经历遭遇~~~~~~~ 体现诗人对渔民深切同情的诗句是什么 我想一个外地女孩表白后,她说我是同情她的遭遇,她不需要同情,各位大哥大姐街坊邻居帮帮我! 《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公,深受人们的同情,正如古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词中写到 人生最大的后悔就是娶农村女海,看看我的遭遇,同情的给想想办法 学习凡卡这篇课文,你觉得需要获取什么知识和信息,才能理解和同情凡卡的遭遇 唐诗中的闺怨诗有哪首诗是寄托诗人怀才不遇的政治遭遇的?请赐教!不胜感激! 过零丁洋 中运用比喻写出诗人个人遭遇和国家的形势的句子是? 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首联写出诗人怎样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