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9:00:17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诗中点明全篇主旨的一个词是?

2.前三句写景抒情的突出特点是?

3.本曲运用了( )的手法表现诗人的惆怅之情。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溪居即事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童形象?

秋思
1断肠人
2前三句诗人使用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凸显出一种苍凉凄清的气氛。
3寓情于景或者借景抒情
春望
1此句使用了烽火连绵与家书难求的对比,表现了诗人身处战乱年间,对家乡无限思念,对家乡亲人安危无尽挂念的情怀。
2此句看似描写头发稀疏,连簪子都插不住,实际上是诗人身处战乱,国破家亡,处境悲凉潦倒,表现了诗人愁苦,落寞,无尽悲伤的心情。
溪居即事
三四句中,“疑”表现了儿童不谙世事,对陌生人充满好奇,天真可爱的形象,而“急”则表现了儿童特有的风风火火,活泼调皮的形象,通过此二字,诗人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村童形象,表现了钓鱼湾纯朴的民情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