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的人适合读心理学呢?有什么天生的特质吗?听说学习过程很枯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2:56:13
我高三了,在想以后读什么专业,我一直对心理学比较有兴趣,尤其向往心理师的生活,像毕淑敏笔下那样,但是,我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当心理师,毕竟选择这个职业还蛮有风险的. 还有,听说念心理系很枯燥,尤其是在国外(我觉得中国在这个行业还不够成熟)我还蛮害怕枯燥的... 请各位高人指点

任何学科的研究都不会离开漫长的反复,以及无数次的失败这两条规律,尤其是还在探索期的心理学
对于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你是抱着何种目标选择这条道路的。目标是你前进中最主要的动力,即使是快乐也无不是属于此类范畴的。毕淑敏笔下的心理师是什么样,我了解不甚,不过,对于当前心理学家以及心理咨询师的处境和发展状况还是有些认识的。
你说国外的心理学系很枯燥,我想说的是,枯燥中孕育的往往是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卓越的研究水平,真正热爱这一事业的人不会因为过程中数不胜数的挫折和单调而半途而废的。如果你的目标定在这个层次之上的话,那些外人看似枯燥的工作和繁琐的程序必然不会掩盖心理学本身无与伦比的魅力。
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起步晚,而且缺乏真正的理论体系和成熟的教学经验。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国外学习是首选的~
至于你提到的所谓的天生特质,我认为,心理学总体上满足了大多数取向的人的不同需要。无论是文科好,还是理科好,无论是喜欢思辨的,还是喜欢实验的,只要你喜爱研究心灵与自我乃至外界事物的联系,那么你就可以学习它。心理学广泛接纳了众多学科的特点,交织着各种不同思想的光芒,所以,没有太多的障碍!
不过,学得水平则要看你努力的程度和个人修养以及开拓创新精神的高低了。
爱它不一定非要以它为志向的!重要的是,你能认真地把握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冲动一时,误会一生!

我也是决定要报心理学专业的人,关于特质,5楼说的我深有体会...
一种“心理病态”的心理学研究者,往往有两种发展,一种是受自己的主观偏见所影响,从而导致自己的心理学观念扭曲并且影响到学习和工作,另一种则是因此不会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自己的学术研究很容易达到一般人所达不到的高度...
学习过程嘛,自己自学了一点,感觉就是心理学设计到的内容实在很广,分支也很多,几乎是不会所有类别都枯燥的,大部分都容易引起兴趣的,一般枯燥的都是统计心理学,生物心理学,并且这些都只是对于专业的心理学家来说重要的...
学这东西不能急于求成,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反而会更容易发现乐趣所在.
并且心理咨询师这们职业要求其实很低,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就相当于一门技术活,熟练最重要...
心理学就业虽说现在还不怎么样,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心理问题日益增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