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小说取名《呐喊》的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1:44:54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 1923 年 8 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 14 篇小说; 《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 1926 年出版 ,收11篇小说。 鲁迅说过,他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来写小说的,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但因写作年代不同,受当时社会环境、时代风潮的影响,鲁迅这两部小说集的创作心境和运用的创作方法、表现手段也不尽相同。

  《呐喊》中的作品,大都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要为新文化运动助阵振威, 取名《呐喊》,意指作者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集子中的作品明显地保留着作者于“五四”高潮时期,在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奋起呼喊的特色。在艺术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因此,《呐喊》集中的作品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令人耳目一新。

  鲁迅写小说虽然借鉴了外国小说的艺术经验,但他把外国小说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的基础。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主要是它在在形式上是新的、成熟的,思想内容上是彻底反封建的,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著名画家蒙克有名画,《呐喊》便是组画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作品。画面上是一个面容近于骷髅的人形,双手捂着耳朵,站在一条不知来头去尾的公路桥上拼命呼号,红色的蛇卷般的天空强化了骚动不安的情绪,这种景象只有出现在噩梦中才合情理,但它确实发生在现实中。蒙克在画面的血红色天空中曾经写下一行字:“只有一个疯子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鲁迅先生便是受其影响将自己小说集取名为《呐喊》

在那个时候,
人们就像在黑暗的牢笼中昏昏沉沉地生活,
失去了自我,
就算是多么得想努力改善生活,
却也因为当时的社会而被逼走向堕落、毁灭的道路。
这时,
正需要有人站起来呐喊,
将人们喊醒,
鲁迅先生正是通过写书向整个社会“呐喊”的。

【个人观点.】

这个问题很深奥,是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