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5:36:03
我们国家从1997年开始对大学毕业生不再安排就业,又从2002年起大学扩招,自此学生就业是越来越困难,社会上找不到工作或者没有固定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到现在为止,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日程工作中的问题。
对于国家提出的各项就业措施,我认为作用甚微。因为现在大学生就业的很大趋向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会把自己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还有一个社会潜在的因素,想找到一个稳定,收入又不错工作,没有关系是进不去的,有关系没钱也不行。所以,任凭你是某名牌高校的学生,如果家里没有点关系,又比较穷,以后能不能在社会上立足还是一个未知数。我见过一些国家211,985学校的学生们毕业后回家呆着的。想想他们的处境,真让人辛酸。曾经是父母的骄傲,老师眼中的明星,邻居们啧啧称赞的好孩子,而今却回家呆着,正如温总理所言,就业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现在连做人的尊严的没有了。以我的观点去分析这一批大学生的今后的去向,政府不可能直接干预,大学生可能成为社会上一个非农,非公,不太稳定的群体。所谓穷百姓苦,亡百姓苦,国家安定就可以了。
经过一年的社会实践之后,归纳出以下几点:
第一:有人说大学扩招是为了挣钱。大学扩招不是为了挣钱。要知道政府每年花费在教育上面的资金是很大的,无论是国家每年的预算,还是当地政府,都要对学校投资,而且数量是不少的。有些人猜疑大学生交的学费是不是给国家了,这也是乡野村夫的观点。其实学生的学费学校不上交的,用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行。不要小看学校的花费,大学学校的花费是很大的,建设,基础设施耗费很大,学生的学费根本就不够。所以现在的学校很多都欠银行的贷款。在国外学校接受的来自社会上的捐助很多。中国有钱的人也不少啊,有几个捐助的,甚至偶尔心血来潮捐了一回,还会招来别人的质疑,说是作秀。这就是中国人啊。中国人的素质与财富往往成反比,越有钱的素质越低,那些私营企业的小老板有几个高文化水平的。
是不是我们国家人才不够用了呢?这种分析也不对。看一看大学生毕业之后有几个能够去做学术的,又有几个大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到了在校学的那些高深的东西呢,与其在大学里好好学习,还不如多混日子,多学点社会经验呢,因为很多企业招聘时就说大学生没有经验,油嘴滑舌的会更让那些面试官青睐。其实我们国家不是不缺人才,而是像缺少杨

LZ ,我很赞同你的观点。对于这样的情况,我想,这也是和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以及教育模式是分不开的。纵观国外的大学,那才可谓是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我们国家很早就提出这种观念,但具体做到了没有,作为学生,我们都看的很清楚。国外的大学培养的是动脑+动手的有用之才,我们培养的是高分人才。难道那些考不上大学的就没有有用之才?当然不可能这样。简单的一个筛选方式,使得众多有用之人被埋没,默默无闻,平淡一生。但真正考上大学的学生又有多少是可造之才。单凭分数看人时现在学校选拔的最烂的方式。
回到刚才的问题。不久前,我在公车上无意间听到两个乘客的谈话,其中那个男的说的话让我觉得很有道理,也非常的现实。当今我们国家的大学所教授的东西有多少是真正能在社会上,在工作中用得着的呢。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的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和自己所学的专业毫无关系,那这4年的大学是不是白读了。当然不是,因为大学毕业证是一道门槛。没有它,再凭你怎么努力可能也不如那张证书的作用大。很多的门槛使得众多有用之才望尘莫及,只得望洋兴叹。
想说的很多,以前很早的时候我就有这样的愤懑之心,对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模式极为不满,但如今的现实告诉我,社会的残酷,人心的冷漠都将会是你这一生中不可抗拒的压力,何去何从,值得三思。

在大学里看不到大学的理念 “培育”出来的都是畸形品种 大学里给学生安排的课几乎都是社会上不需求的东西

没办法啊 学历低的进不去单位 就要接着上学 成考自考说白了就是学校收钱玩呢 人家下钩 咱们没有学历和技术 咱不得不上钩

总之我觉得和国情有关 不懂得利用人才 不会管理 咱们国家人太多 大多数人受不到教育 所以就不懂法 就容易犯错 现在的教育投资说白了就是给国家扔钱呢 “光绪”钱了 什么也没有学到 现在大学里的老师都到外面挣外快去了 谁还愿意在学校里好好教书 又有哪几个学生认真的学呢 说白了现在的人为了钱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现在的大学生都这样了 我想不明白国家靠什么发展 总说居民的收入总体又增长了多少 又迈进一大步 呵 工薪阶层的人远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多 就好比一个学校的高考升学率 说自己的学校升学率为百分之九十多少 其实那只是一个重点班的升学率而不是整个年级 他把大本和大专算在一块是这么多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