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铜是不是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2:04:32

按中学化学课本的说法,溶于水或高温熔化后,所释放的正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纯净物就是酸,所释放的正离子全部是氢氧离子的是碱。溶于水或高温熔化后能电离的非酸非碱物质就只能是盐。这句话说酸碱盐只有分子形式,没有离子、原子等其它形式的,它们可以存在于水溶液中,也可以是不含水分的纯净物熔化后的液体。氢氧化铜电离后产生OH-和铜离子。由于它不产生氢离子,且负离子全部是氢氧离子,所以它是碱。中学化学酸碱理论实际上是历史上几种酸碱理论的杂交版本。

最早的酸碱理论是Arrhenius酸碱理论。它说酸、碱是一种电解质,它们在水溶液中会离解,能离解出氢离子的物质是酸;能离解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是碱。这里限定了酸碱只有水溶液中才存在。按照这个说法,很容易判断,氢氧化铜是盐。

到了后来,Bronsted-Lowry理论说,溶于水或溶化后,能释放氢离子的分子或离子是酸(这句话说氢离子本身也可以视为酸,同时凡是含有氢离子的也都算作酸),能结合氢离子的都是碱(比如只要含有OH-的东东就可以结合H+)。注意一下这个理论说酸和碱既可以是分子,也可以使组成分子的离子,还可以是原子。此酸碱理论没有限制条件,它的标准在水溶液、熔化状态中、其它物质溶液、真空中、气态中都适用(空气中含有多种不同成分混合在一起,这一点和溶液很相似),只要反应涉及氢离子得失的妖魔鬼怪都是酸碱物质。氢氧化铜含有有OH-,可以结合其它物质的H+,形成水和含铜元素的盐。按此说法,氢氧化铜仍是一种碱。

再后面是Lewis酸碱理论,它比Bronsted-Lowry理论更具一般性。它说按照能否提供或结合氢离子作为酸碱判断标准太狭隘了,应该把能否给出或得到电子作为新的酸碱判断标准(能发生电子交换的物质就几乎涉及所有的化学物质了,Lewis酸包括那些因不含氢离子而原本认为不属于酸的物质)。

前面说的都是理论上的分类。理论上的酸物质是就一般条件而言的,不一定始终表现出酸性,碱也一样。比如醋酸在水溶液中呈酸性,但在硝酸溶液中显碱性。也就是说常说的酸性物质实际显不显酸性,要看它的环境和溶剂是什么。如果在某条件下它的酸性干不过溶剂,那么它只能委屈一下,表现出碱性。所以酸碱没有绝对的界限,某个物质是呈现酸性还是碱性是和溶剂的酸碱性相比而言的,除了看溶质的特性,还要看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