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历代绘画理论中对“气韵”的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2:31:40

中国艺术精神根源于中华民族的古典哲学,道家的者庄思想以及禅字思想皆见追求在静观寂照中,求返于自己内心的心灵节奏,以体会宇宙内部的生命内涵,这就是中国艺术的精神与思想“气韵生动”。在艺术上表现为追求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韵味,超越对外形肖似的要求,而显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摄取描绘神韵。使人们在面对作品时忘却了“象”或“不象”的评判,而进入了一个真情涌现,生气流动的艺术境界。 气韵生动,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在谢赫时代,气韵作为品评标准和创作标准,主要是看作品对客体的风度韵致描绘再现得如何,而后渐渐涵容进更多主体表现的因素,气韵就指的是作为主客体融一的形象形式的总的内在特质了。能够表现出物我为一的生动的气韵,至今也是绘画和整个造型艺术的最高目标之一。 ."传神写照"是顾恺之就绘画而言提出的一个命题.他强调要 突破外在皮相的有限形象达到传神,这种理论正是"得意忘形说"的张扬.诗歌,绘画,音乐,书法是中国 艺术的灵魂,而在这些灵魂中最为璀璨夺目,贯穿一致的则是传神写照这一美学命题.传神写照所要表 达的美学思想及其内涵极其深邃.它所涵盖的决不仅仅是人物绘画的美学原则,它作为中国传统文艺 的一个阐述点,完全可以成为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灵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