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张祖桐(鹤亭) 是谁? 有谁知道他的生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9:03:26
我手上有本1904年的College Algebra(大学代数),出版社是 Ginn and Company, FINE是作者,在书的扉页上有 张祖桐(鹤亭)的印章,写着 Peking University 1922,及张祖桐的英文签名。
突然看见这本书,就像问问这个书的前一位拥有者是谁,是什么人。

张鹤亭(1895—1981年),山东利津县盐窝镇前左村人,生于农民家庭。是县内知名民主人士。
  张鹤亭秉性刚直,举止文雅。早年喜读诗文,擅长书法,从事教育大半生。九岁起苦读私塾10年。1914年在本村任教,任教期间,因他对家境贫寒的子弟关怀备至,又加治学严谨,博得人们的称赞。1922年入利津师范讲习所,结业后相继在本村和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任教。1935年,利津城教育界社会风气败坏,张鹤亭愤然辞去一高教员职务,回乡自办学校,在三区创办刘庄完小。由于他的努力,该校在当时颇有名声。1937年冬,日军侵占利津城,学校停办,张鹤亭隐居家中,攻读医书,为群众治病。
  1942年,处于抗日斗争艰苦岁月,张鹤亭应邀参加垦区行政委员会召开的地方开明士绅进步人士座谈会,开始接触党的抗日工作人员,聆受革命教益,明晓党的抗日救国政策和主张。自此他以教书作掩护,不怕风险,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43年,垦利县抗日工作人员进入利三区开辟敌区工作时,他家成为我党政军干部的秘密活动场所和联络点。张鹤亭多次掩护抗日工作人员化险为夷。1943年夏季的一天,赵景、张玉等几名抗日工作人员在他家开会,突遇日伪“清乡”,张鹤亭遇险不慌,婉言应付敌人搜查,掩护革命同志脱险。
  1944年利津解放后,张鹤亭当选为渤海区参议会议员,后又被选为县参议会议长.并任城关完小校长、文教科副科长、教育局副局长等职,历任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被选为县一至八届人大代表。
  抗战胜利后,在修建县烈士祠时,张鹤亭带病为烈士碑书写碑文。大参军运动中,他动员亲属及本村、邻村的青年多人参军参政。土改中带头献地献产,并为开展利津县的统战工作和发展利津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张鹤亭晚年多病,卧床不起,双目失明,仍关心国家大事。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他赋诗庆贺。1981年12月15日病逝于利津城,终年86岁。同年12月17日,中共利津县委根据他生前多年的遗愿和要求,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

peking university中文是北京大学
有印章,1922年学生应该没有用印章的吧
所以此人应该是北大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