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朋友问下这个考核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3:57:31
大家好,我现在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下,希望大家帮帮我,一个苦命的人。

事情这样的,我是一个乡镇上的领导,当地县委、政府出台一个考核办法,专门来考核干部的工作成绩。主要是采取民主测评方式进行,共有两种表:

一是绩效考核:绩效考核计分方法。总分为100分。考核时,由参评人员打分。领导干部在民主测评中绩效考核分值在90分上的可评定为“优秀”;绩效考核分值在70-89分的可评定为“称职”;绩效考核分值在60-69分的可评定为“基本称职”;绩效考核分值在59分以下的评定为“不称职”。计算公式为:本单位(部门)实际收回的有效测评表分值相加之和÷实际收回的有效表数×60%+县处级领导测评有效表分值之和÷实际收回有效表数×10%+县直部门正职领导测评有效表分值之和÷实际收回有效表数×15%+乡镇党政正职领导测评有效表分值之和÷实际收回有效表数×15%=被测评对象所得测评分。乡镇人大主席和副科级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测评分为本单位(部门)干部职工测评分值相加之和÷实际收回的有效表数×100%。

1、绩效考核所占分值为:县委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的主要领导和分管联系该单位的县处级领导测评分占10%;
2、县直部门正职领导测评分占15%;
3、乡镇党政领导正职测评分占15%;
4、本单位(部门)干部职工测评分占60%;(参加人员59人)
此项考核该同志得到83分。离优秀7分,属于称职

二、公信力测评。实行百分比制满分是100%。综合评价满意率低于40%或其中一个类别评价要点不满意率高于90%的,确定 “不称职”干部。考核时,由参评人员采取选项方法进行。分三种档次“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进行打勾。参加人员本单位(部门)干部职工;(参加人员56人)。

此项考核中,参加考核人数是56人,其中满意得到23票,占39%;,比较满意得到19票,占32%,不满意17票,占29%。组织上就以县委、政府文件上规定,满意率低于40%,实现干部就地免职。

请大家帮我看这个结果,能服众吗。并且结果出来后,没有通知本人情况,就一个文件就免掉。现在我在社会上,家庭里面要承受多少压力,我的自尊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请大家发表高见帮帮我这个无辜的人。

你们县上的绩效考核的分数安排是有问题的。
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分数才占10%,也就是说,领导对下面被考核人的管理权限非常低,基本上很难通过考核的手段来约束被考核人。
县直部门领导和乡镇领导评分一共占了30%,可是他们并不了解被考核人的具体工作情况,占这样大的比重,其考核分数最终当然难以反映被考核人的真实情况。
本单位的职工占了60%,也就是说,让下属满意的领导才是好领导,平时多和下面同志们聚餐,搞好 关系,就能把60%的分数搞定,上面领导交办的事情不完成也没关系,才占10%而已。
这套分数设定完全不合理。(这是仅仅根据你给的这些信息作出的论断)
公信力测评这一块,这里不太清楚你们的评分细则,不好 作出 判断。
你是哪个县的?可以和我交流下,我可是政府绩效考核专家哦 !

我是某省委组织部的小领导,从事这么多年的政府绩效考核工作以来,确实亲身体会了干部考核和公务员考核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考评自说自话,缺少平时数据支持,缺少百姓评价等,这确实难以提高我们工作的科学性。
中办发〔2009〕30号)文件及三个(试行)办法出来后,发现里面有个很前沿的提法,如“充分吸收政府绩效管理成果”、“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水平。我想也许只有绩效考核才能解决一些制度上的问题。比如从绩效理论的目标管理设置,升华为领导干部的执政力和公信力,等等。
按照关键词通过各种渠道折腾了一番,找到了复旦大学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他们自2000年以来,已帮助国内100余家各级党政部门建立了科学、创新的地方党委政府“四位一体”的全面绩效管理体系及信息系统,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部门考核等方面,得到了国家主管部委领导的高度评价。
与领导沟通了一下,下星期要到上海,希望在他们那地方考察时能得到一些惊喜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