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具体文学现象,谈宋代文学雅俗潮流的走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3 00:09:47
结合具体文学现象,谈宋代文学雅俗潮流的走势。

宋代文学部分。
2000之内。

请我帮一下
谢谢。。

只能算个文学爱好者,不敢谈什么高深的理论,不过刚看了刘大澄先生著的《冷冷孤风寒》,就其中的一些宋词来谈谈雅俗走势。一直很喜欢宋词,尤其是李清照、柳永、苏轼、范仲淹、欧阳修等,如“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这种曲调原为西域传入唐教坊曲,应属俗之列吧,但因其词句温厚深婉之内质和沉郁曲折之词风,俗曲配上雅词,文句并不深邃,却能深感作者的雅思,仍是不朽之名作。如“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同样从游子和思妇两个不同的角度深化了离别的主题,虽是写闺怨之俗,却写得如此荡气回肠、工巧清丽、委曲缠绵,又岂一个雅字了得。至于柳永更是虽“多近俚俗”和“杂以鄙语”,却仍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等让我们仍再三咏读的好词。因此,个人认为自宋代始,雅俗便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紧紧的结合了起来,虽曲调及词牌名未改变,但词的内容却渐渐雅致、精炼,一如“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正是因为这样被寻常百姓加以传诵,才有了更为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