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的民生民俗有哪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8:53:17

邹城古称“邹鲁圣地”,是中国儒学发源地,夏代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初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邹城市历史文化悠久,峄山上的海蚀柱、海蚀岩穴、凫山顶端的贝壳化石等表明,约在五亿年前,峄山、凫山就曾闪现在孕育华夏大地的汪洋大海之中。3000万年以前,邹城大地就完成了沧海变桑田的历史过程。据考古资料研究发现,在距今8000年前后的北辛文化时期,我们的先民就随着历史的演进,从群山环绕、海拔较高的沂水河源头和上游地区,逐步来到美丽富饶、气候适宜的邾娄大地定居下来,在这里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在漫长的艰难岁月中,他们捕捞渔猎,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同时,也与天、与地、与野兽进行着艰苦的斗争,顽强地适应着恶劣的环境,用勤劳的双手和聪颖的智慧不屈不扰地征服着、改造着自然,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远古文明,推进了人类的进化和社会形态的发展,同时也为后人、为这块土地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从母系氏族社会,到夏、商、周三代,从春秋战国到先秦两汉……,六七千年来的史迹绵延不绝。邹东凤凰山下,邹西凫山之颠,城南峄山前后,城北岗山脚下,都曾发现原始人留下的石刀、石斧、石铲、石纺轮等生产工具和陶鼎、壶、罐、骨针、骨锥、蚌刀等生活用具。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就达20余处。邹城市见诸史册的历史也有3000余年,《书经•禹贡》中有“峄阳孤桐,泗滨浮磬”的记载;《诗经•鲁颂》中有“保有凫峄,遂荒徐宅”的诗句。“峄”、“凫峄”就是现今邹城市的峄山和凫山。

邹城是孟子故里,历史文化遗存丰富,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邹城是一块圣贤辈出的土地,她既孕育了中国的"至圣"孔子,又孕育了"亚圣"孟子,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儒家文化,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的称誉。在我国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孟母,三迁择邻,断机教子,不仅培育了"功不在禹下"的历史文化巨人孟子,而且带动邹城相沿两千多年的办学之风,民以品学为荣,故而英贤辈出。开明国君邾文公,忧国不嫁的漆女,"一经传家"的西汉父子丞相韦贤、韦玄成,"凿壁偷光"刻苦好学的经学家、西汉丞相匡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