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为什么能进行光合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9:36:33

很复杂!
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在阳光充足的白天,它们将利用阳光的能量来进行光合作用,以获得生长发育必需的养分。
这个过程的关键参与者是内部的叶绿体。叶绿体在阳光的作用下,把经有气孔进入叶子内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转变成为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二氧化碳+水―光/叶绿体→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反应分为两个部分,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
水的光解:2H2O→4[H]+O2↑(在光和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催化下)
ATP的合成:ADP+Pi→ATP(在光、酶和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催化下)
意义:1:光解水(又称水的光解),产生氧气。2: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产生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3:利用水光解的产物氢离子,合成NADPH,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H】(还原氢)。
暗反应
5)暗反应(碳反应)
实质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条件:无光也可,暗反应酶(但因为只有发生了光反应才能持续发生,所以不再称为暗反应)
场所:叶绿体基质
影响因素: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过程:不同的植物,暗反应的过程不一样,而且叶片的解剖结构也不相同。这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结果。暗反应可分为C3,C4和CAM三种类型。三种类型是因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一过程的不同而划分的。
C3反应类型:植物通过气孔将CO2由外界吸入细胞内,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C5。起到将CO2固定成为C3的作用。C3再与【H】及ATP提供的能量反应,生成糖类(CH2O)并还原出C5。被还原出的C5继续参与暗反应。

其中能量转化过程:光能→不稳定的化学能(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稳定的化学能(糖类即淀粉的合成)

这些在高中生物课中能学到

叶绿体内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作用,包括绝大多数的叶绿素a,以及全部的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另一类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这种叶绿素a不仅能够吸收光能,还能使光能转换成电能。在光的照射下,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作用的色素,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少数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