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08我国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的增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5:21:28
1980-2008我国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的增速,公共教育和私人教育花费支出占GDP比例;成人识字率;师生比(各个阶段;受过培训的教师比例)

当前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策的重要特点,是扩内需、保增长与调结构、上水平相结合,这也是我国宏观调控成熟、有效和具有持续前瞻性的重大原因。而无论是扩大内需、保增长,还是调结构、上水平,都离不开教育的发展。

首先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发达教育的支撑

主要由于教育和科技的进步等因素,我国经济波动的次数趋少和波幅趋降,如1980-1990年中,我国GDP增长最高的1984年是15.2%,最低的1990年是3.8%,两者相差11.4个百分点。而1991年-2000年中,增长最快的1992年是14.2%,最低的1999年为7.6%,两者相差6.6个百分点,波幅比1980-1990年缩小4.8个百分点。2001年到2008年中,最高的2007年为13.0%,最低的2001年为8.3%,两者相差4.7个百分点,波幅比1980-1990年和1991-2000年分别缩小6.7和1.9个百分点;即使世界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但预期我国今年经济增长8%左右,与2007年相差5%左右。而且今年2月作为经济增长主要方面的工业增长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1.0%,比今年1月高7.2个百分点;今年1-2月作为经济增长重要动力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6.5%,增幅高于上年同期和全年水平;今年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达52.4%,连续4个月回升。

其次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需要发达的教育

无论是经济快速发展和控制投资扩张时期,还是经济增速下降时期,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重要的任务。而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和本质就是教育与科技的发展。

当前主要由于教育和科技水平的制约,我国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素质低。据世界银行统计,2001年,我国GDP占世界的3.8%,而能源消费量占世界的8.9%,比GDP比重高5.1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38.0%,比世界高16.6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高17.2个百分点,比低收入国家高16.6个百分点。直到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72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增幅比同期我国GDP高16.5个百分点,在GDP中的比重高达57.3%。同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达28.5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