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理解力 这些都属于什么?还有哪些名词和这两个是一类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1:23:19
是还有应用力吗?

别怪我咬文嚼字,而是不知道怎样想是对的?

看书的时候先是理解?再是记忆?再是什么呢??

记忆就是人脑对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记忆从人反复感知一定的客观事物,借以形成较巩固联系的识记过程开始,经过保持过程进一步巩固已形成的联系。识记和保持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这就是再认或回忆。本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心理学家倾向于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记忆,认为记忆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按照这种观点,有人把记忆分为三个阶段(或称三种记忆系统):①瞬时记忆阶段,为时不超过2秒。在这个阶段,外界信息进入感觉通道,并以感觉映象的形式短暂停留。②短时记忆阶段,为时不超过1分钟。贮存在感觉通道中的感觉信息大部分迅速消退;只有得以注意和复习的小部分信息才转入并被保存在短时记忆中。在短时记忆中,言语材料信息基本上以听觉形式编码,动作和空间形象的信息基本上以视觉形式编码。③长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中贮存的信息,经过复述、编码,并与个体经验建立了丰富而牢固的意义联系,就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中。这些信息在个体需要时可以被检索并提取,从而得到再现。长时记忆的时间为1分钟以上及至终生;长时记忆的容量极大,包括人所记住的一切经验。在长时记忆中,信息大多数以自然语言为中介进行编码,视觉表象也可以作为编码的中介。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以命题网络的方式被保存。当需要再现时,网络的某一有关部分被激活,有关信息被提取而转入短时记忆,随之得到再现。记忆又是一个主动的心理过程。被贮存在记忆系统中的信息不断得到加工、改造,与个体在识记前和识记后的经验建立各种关系。在记忆中经验发生质和量的变化。按记忆内容,又可分为多种记忆。记忆的生理机制是人脑在外界刺激作用下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在复习时经强化而得到巩固,再现时,旧痕迹被激活。

理解的过程:

(1)接受或搜集有关信息;

(2)分析它的内涵(首先是对已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分裂、分解成有独立语义的语块,分解的原则是能多粗就多粗,但分解出的东西必须有确定已知的语义),发掘整理语块间内部的关系,弄清其存在的区域并论证其存在的理由(推敲其内部逻辑的合理性),进行必要的联想或进一步地搜集信息,以进一步地搜集信息以帮助其理解确切的含义;

(3)抓住本质(主题/中心),可以进行变形复述(保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