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总是逼近它本身 却总是成为不了它本身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2:09:41
请详细的举例说明一下, 太抽象了的话脑子不好使,理解不了。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句话和他的哲学解释,觉得很有道理才记住的,但时间长了,就不记得是啥意思了,看了下面三位说的有点道理,但是和我第一次看到的那个解释比起来是不一样的,但是到底是什么,我真的是 怎么都想不起来了,太健忘了。

任何事物的外在表现总是在不断接近它的真实本身,却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表现它的真实本身。

一个人一生不可能跨过两条一样的河。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所以,你不可能完全得到它,除非它是静止的。

我的理解: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各有其本质区别,完全相同的东西是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的!
比如双胞胎,长得非常相似,但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
逼近它本身,就是非常相似或接近,但,始终不可能完全融为一体。

古希腊有个学派叫做爱利亚派,其创建人名叫巴门尼德(Parmenides)。这位哲人对运动充满了好奇,但在他看来,运动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行为,它不可能是真实的,而一定是一个假相。为什么呢?因为巴门尼德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唯一的“存在”,既然是唯一的存在,它就不可能有运动。因为除了“存在”就是“非存在”,“存在”怎么可能移动到“非存在”里面去呢?所以他认为“存在”是绝对静止的,而运动是荒谬的,我们所理解的运动只是假相而已。

巴门尼德有个学生,就是大名鼎鼎的芝诺(Zeno)。他为了为他的老师辩护,证明运动是不可能的,编了好几个著名的悖论来说明运动的荒谬性。我们在这里谈谈最有名的一个,也就是“阿喀琉斯追龟辩”,这里面便牵涉到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问题。

阿喀琉斯是史诗《伊利亚特》里的希腊大英雄。有一天他碰到一只乌龟,乌龟嘲笑他说:“别人都说你厉害,但我看你如果跟我赛跑,还追不上我。”

阿喀琉斯大笑说:“这怎么可能。我就算跑得再慢,速度也有你的10倍,哪会追不上你?”

乌龟说:“好,那我们假设一下。你离我有100米,你的速度是我的10倍。现在你来追我了,但当你跑到我现在这个位置,也就是跑了100米的时候,我也已经又向前跑了10米。当你再追到这个位置的时候,我又向前跑了1米,你再追1米,我又跑了1/10米……总之,你只能无限地接近我,但你永远也不能追上我。”

阿喀琉斯怎么听怎么有道理,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个故事便是有着世界性声名的“芝诺悖论”(之一),哲学家们曾经从各种角度多方面地阐述过这个命题。这个命题令人困扰的地方,就在于它采用了一种无限分割空间的办法,使得我们无法跳过这个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