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中柱子与石柱础是怎样连接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1:34:02
我看到大多数石柱础都是平面的,但是我总觉得为了稳定,柱子和柱础连接应该有榫卯之类的,请问是什么原因让直接置于平面柱础上的柱子稳固呢?

有一种是柱础平的,主要靠建筑自身重力使柱础和柱子间产生摩擦,早期建筑柱子多有侧脚,增加了稳固性。但这种连接形式在直下型地震中,如果建筑自重较轻,柱子容易跳起来,与柱础错位,如果完全错出柱础,会造成重大损坏。
还有一种是柱础中间有一卯口,柱子底部有一榫头,但这种比较少见,而且多是用石柱的。

我查了下书,大概是这么个意思:稳定性好的建筑,柱子和柱顶石之间可以不做榫卯,稳定性不好的建筑,如游廊、垂花门、牌楼等要做。榫卯按大小分为管脚、插扦、套顶等几种。其中套顶甚至可以做成跟柱径等大,就是说柱子从柱顶石中穿过。另外柱子本身下粗上细,叫作收分,外圈柱子向内微微倾斜,叫作侧脚,这些也增加了结构和视觉上的稳定性。

大部分都是靠自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