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近代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7:58:29
1. 太平天国运动
2.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3. 《青年》杂志的创始人
4. 党的二大提出的革命纲领
5.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6. 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7.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8. 认识的两次飞跃
9. 实践、内外因关系、质量互变规律
10. 价值规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1. 洋务派举办的洋务运动
12. “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
13. 人民民主专政
14.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5.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6. 因果联系、时间的一维性
17. 社会基本矛盾
18. 绝对剩余价值,利润率
19.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20.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特点
21. 生产方式
2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23.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希望历史系的同学给我个参考性强点的答案啊,拜谢了,历史达人们!

1、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1843——1856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解决生产资料与产品分配的政治纲领,要求废除旧有土地所有制。
  《资政新篇》是干王洪仁玕在后期提出的中国第一套具有发展资本主义意愿的政治纲领,由于客观上周边环境的恶劣与主观上农民阶级的漠视,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陈独秀
  4、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在当前阶段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见者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共产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5、国民党一大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个政策。
  6、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在土地改革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7、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将这条总路线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
  12、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根据地建设
  1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第一,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在我国,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平等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第二,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我国宪法第二章确认我国公民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优点:
  1、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人的专政。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时坚持国家专政职能的重要依据。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阶级矛盾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由于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被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