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电动车普及的相关服务产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2:32:28
面对当前电动车的普及程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对空白,能否民间自行组织机构来弥补政策的空白,请有志同道合人士贡献良策!

阅读提示 以轻型电动车为代表的电动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比较多的大产业,相关技术领先国外4到6年。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呼吁,应尽快确立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标准,以促进电动车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8月10,记者从2007电动车自行车行业上半年景气趋势发布会上了解到,电动车已经成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比较多的大产业,相关技术领先国外4到6年。而电动车的国家标准《电动车通用技术条件》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呼吁,应尽快确立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标准,以促进电动车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 1995年,清华大学研制出我国第一辆轻型电动车。短短10年间,我国已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电动车产业,同时也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据了解,仅2006年,全国2000家电动车企业就生产了1920万辆电动车,出口300多万辆,实现产值约400亿元,利税超百亿元,就业人口100多万人。目前,我国轻型电动车的产销量占全球的95%,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国。预计到2010年,轻型电动车的产量将达3000万辆,出口量达500万辆,总产值达1000多亿元。 中国电动车协会副理事长陆金龙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动车是从1996年才开始发展的,到现在整整10年,可以说现在是电动车行业发展的一个比较关键的阶段。尽管电动车行业的增长幅度明显下降,但是技术创新速度却不慢,比如驱动技术、电池技术、控制技术、充电技术、能量回收技术等已领先国外4到6年。 陆金龙介绍,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我国电动车的寿命提高了5倍,效率提高了3成,载重能力提高了近4倍,成本和价格下降了4倍。从技术上看,电动车各种技术在市场的刺激下必然迅猛发展,将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从产业基础看,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大的轻型电动车生产能力,而且技术水平遥遥领先世界,如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 在尴尬中前行的电动车 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在电动车的“禁电”与“放电”之间徘徊。 2002年8月,北京市公安局发出通告,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2005年底,北京又发通告,允许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上路。 2003年8月,浙江温州市严禁电动自行车在市区行驶;2005年,广东珠海市人大通过条例,从当年7月起,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 据陆金龙介绍,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