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房宫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6:30:29
1、什么时候建的?
2、修建它的是谁?
3、后来被谁烧了?
4、这件事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阶级状况?

1、秦(BC212)
2、秦始皇
3、一般认为是楚霸王项羽(杜牧也是),不过后来考古证实这是误传,阿房宫其实并未建成。
4、上位者欺压百姓

秦朝
秦始皇建的阿房宫
根据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的一句 ‘楚人一炬’ 楚人就是指项羽了。意思是项羽一把火烧了它。
《阿房宫赋》的作者杜牧是在当朝皇帝唐敬宗沉迷酒色,也大伤人力财力要建宫殿,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经典的一句话“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的确没建成,不过杜牧写的这篇的确很好。

阿房宫赋:ē páng gōng fù
注:这里"房"的读音为最新读音,在最新版字典上可以查到,páng为旧读音(今读fáng或páng).
注:高中教材现统一将“房”读为páng
赋篇名。唐朝 杜牧作。选自杜牧的《樊川文集》。阿房宫是秦始皇时所建,未竣工而秦亡。赋中运用丰富的想象,极力形容阿房宫的壮丽和宫廷生活的奢侈荒淫,进而指出秦朝不惜民力,只知穷搜民财,终于亡国。意在借秦之喻,谏当朝帝王,讽谕唐代统治者(唐敬宗)借鉴历史教训。辞藻华美,语言流畅,结尾含蓄有味。
事实上,依据当代现有考古证据,历史上的阿房宫根本没有建完。 而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里面的描述,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
[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世称杜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历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勋元外郎,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早年颇有抱负,主张削平藩镇,抗击吐蕃、回纥的侵扰,加强国防,以拯救日趋衰败的唐王朝,晚年渐趋保守消极。
杜牧工诗、赋、文、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是晚唐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列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后人因称他为“小杜”,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人称他“樊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