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急急急急!!!!!历史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8:37:15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秦朝常年在外服役的有两三百万人,“丁男”全部服役也不够,连“丁女”也抽调去运输粮饷,出现了“丁男被甲,丁女转输”的现象。
材料二:秦朝的农民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以上交给国家。
材料三:秦朝单是死刑就有腰折、车裂等十多种,还有族诛和连坐。据统计,全国的刑徒就有百万人以上,占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劳动人民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残酷的镇压,全国变成了一个大监狱。
材料四: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请回答:
(1)材料1、2、3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四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斗争精神?
(3)材料1、2、3与材料四之间有什么关系?

(1)秦国一统天下后以法家治国,百姓不堪重负,暴政苛政,残酷刑法的社会现状
(2)不畏惧强暴,敢於向当政阶级挑战
(3)暴政苛政导致了起义

(1)秦朝刑法严峻 动则连坐,百姓还要忍受苛捐杂税。是典型的奴隶社会形态
(2)体现他反对奴隶制度和官候的斗争精神
(3)材料1、2、3比绕导致4的 发生

1\秦朝赋税重劳役多,人民苦不堪言
2、反对暴政反对压迫,不屈不挠有骨气
3、正是秦朝的苛政导致了人民的反抗,人民为了生活冒着处死的危险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