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道化学问题~会多少说多少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2:28:49
1.在水通电实验中,有的同学没有观察到液面下降;有的同学发现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与理论值差距很大,请分别分析原因?

2.当将水蒸汽加热到200度,500度,1000度,2000度时,能否给水通电直流电一样使水分解?

3.周期序数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有什么关系? 主族序数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4.每周期开头是什么类型的元素?靠近尾部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结尾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他们与元素周期表这个名称有没有关系?

1.氢气与氧气溶解性不一样,有一种气体溶于水的多,那么水面上气体就少
2.不可以,电解利用离子(少量水电离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与电子作用,若为气体,则没有离子
PS:1000度以上水不电解也会迅速分解
3.周期序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 卤族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有,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递变规律。

1.没有发现液面下降可能是因为电流太弱或者电解时间太短造成的。
实际与理论产生差距原因;其一: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其二实验有误差也很正常,或者是实验出错。
2.水蒸气加热到很高温度,通电当然会使水分解。因为水始终是电解质。
3.周期就是核外电子层数。也就是说第五周期,那嚒它核外就有五个电子层。
主族序数就是最外层电子的个数。比如零族元素,那嚒最外层电子数就是8(除了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