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制的分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1:08:24
为什么说三公中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互不统属但又互相牵制?

秦之三公:
(1)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即行政
(2)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主席)即军事
(3)御史大夫,执掌全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在中国没有这么厉害的官职了,不过在外国相当于最高法院大法官)即司法
秦之九卿: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现在不信鬼神了,不过你用点心想想 它相当于咱们国家的什么机构 你一定能想出来的)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中央机关保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中南海保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交通部)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中纪委而不是检察院或者法院其实还应该包括北京警备司令部和北京市公安局的一些职能)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外交部和民族事务办公室);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农业部和国税局)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国家领导人专供 不过不知道归谁管)
三公牵制就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汉化简装版但因为三公又同受一个人(皇帝)牵制 所以在行政过程中难免出现某一个公卿权力过大的现象 而西方的三权由于只受民选的议会牵制 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保证行政司法军事在相对公平民主的环境下开展。

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嬴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
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九卿其实并不止此数,但按韦昭所说的“汉正卿九”,用秦时的官名分别为:
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