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题目,急!!!!!十万火急!!!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4:53:33
诊断:小明学完了“地球的运动”一节后,非常高兴,写下周记:学习了地球的自传和公转,我掌握了许多地理知识,明白了由于地球的自传形成了昼夜和昼夜交替现象,由于地球的公转,地球形成了四季的变换。

小明同学这则周记中有哪些地理知识方面的错误?

【命题方向】结合我国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的建站时间与地点,考察有关经纬网确定位置、方向地球公转运动等相关的知识点。

【试题演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南极中山站建成于1989年2月26日。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其地理坐标为南纬69度 22分24秒、东经76度22分40秒。

材料三: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南极内陆站。此考察站的位置为南纬八十度二十五分零一秒,东经七十七度零六分五十八秒,是中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1)第25次科考队内陆队,从中山站附近前往南极“冰盖之颠”冰穹A地区的前进方向是()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

(2)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位于( )

A.东半球、北寒带 B.西半球、南寒带 C.西半球、北寒带 D.东半球、南寒带

(3)我国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或建立科学考察站,为什么大都选择在冬季?



1.甲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

2.乙河流是自 向 流。

3.丙、丁两地中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是?

我来接着回答好了。
1 B
2 D
3 因为此时在南半球处于夏季,所以在南极大部分地区会出现极昼,这有利于科研队开展工作。可能还要考虑到气压和洋流等问题和极地动物在夏季的活动等等
1 盆地地形
2 自北向南
3 丁地 因为丁地的地形的坡度比丙地大。更适合于开展攀岩运动

最后 地球的自传形成了昼夜和昼夜交替现象,由于地球的公转,地球形成了四季的变换。
说法不确切。试想公转也可以带来昼夜变化,只不过交替周期是一年。

都已经有六年没看地理书了,呵呵。不详细的地方还是自己多努努力吧!

1)B
2)D
3)我国的冬季是南半球的夏季

1.盆地
2.北——南
3.丁,因为丁除为断崖,适合攀岩。
哦,还有第一题:
四季的变化不完全是由于地球公转。
是因地球是斜着绕着太阳公转的,产生黄赤交角因而有各个地方不同的光照也就是太阳高度角不同从而温度不同就产生了四季。

不是吧??

我来接着回答好了。
1 B
2 D
3 因为此时在南半球处于夏季,所以在南极大部分地区会出现极昼,这有利于科研队开展工作。可能还要考虑到气压和洋流等问题和极地动物在夏季的活动等等
1 盆地地形
2 自北向南
3 丁地 因为丁地的地形的坡度比丙地大。更适合于开展攀岩运动

最后 地球的自传形成了昼夜和昼夜交替现象,由于地球的公转,地球形成了四季的变换。
说法不确切。试想公转也可以带来昼夜变化,只不过交替周期是一年。

我觉得以上回答的都不准确。
首先 纠正小明同学这则周记关于地理知识方面的错误:
地球自转应该产生了三个地理意义:
1、产生了昼夜交替
2、产生时差(地方时)
3、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地球公转也应该产生了三个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
3、四季的更替。

试题答案:
1 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