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角度谈谈您对苏轼判案风格的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4/29 15:25:41
苏轼在杭州做官时,曾遇到这么一桩案子:杭州灵隐寺有个和尚叫了然,常出入烟花世界,和一名娼妓李秀奴相好。了然为此花光了积蓄,甚至典当了衣钵。一天,了然喝醉了酒,又去找李秀奴。李秀奴认钱不认人,不愿接待。了然十分气愤,举手就打,一下竟把她打死。
苏轼审理这一命案时,见了然臂上刺有两句诗:“但愿同生极乐国,免教今世苦相思。”原来,了然陷入情网,抱定必死信念,想追寻李秀奴而去。苏轼见状,触动诗兴,就着这句诗,填了一阕《踏莎行》作为判决书,词道:
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上持斋戒。一从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毒手伤人,花容粉碎。空空色色今何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次还了相思债。

朋友,你说的这故事是野史,正史里没这记载吧,用传说中的故事拿来分析苏轼判案风格,有点牵强。

我是法学院的李可,同学,你的做法是不对的。

谁来拯救我们,这是人文老师给的变态题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