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中医分类及各型治疗原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4:50:53
癫痫的中医分类及各型治疗原则!

癫痫是一种以发作性的短暂的大脑功能失调为表现的神经系统常见病,癫痫,在中医学中又称癫、癫疾、痫等名。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文献——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本病的记载。。”(《素问·奇病论》)“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素问·长刺节论》)治疗则以针灸为主。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有“若僵惊,起如狂”的描述,指出了本病的发作也有精神失常的表现。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首次使用了“癫痫”的病名,并将癫痫的临床证候做了较为全面的归纳。金元以降,医家开始重视痰浊与癫痫的发病关系。朱丹溪认为:“痫证有五,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心窍。”并提出“大率行痰为主”(《丹溪心法》)的治则。以后,痰浊成为医家公认的主要病因。到明代,楼英在《医学纲目》中明确指出了本病属“脑系”疾病的概念。清代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又提出了阴痫、阳痫的分类方法。而王清任则对瘀血阻络的病机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创制出多首以活血化瘀为主的治疗本病的专方。
癫痫的中医分类:1、肝气不舒,治以舒肝理气为主。2、痰浊阻滞,治以健脾化痰为主。3、瘀血阻滞,当以活血化瘀为主。三者都适加安神药品。

中医治疗癫痫由于对痫病病理认识的不同,其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随着对本病的研究日趋深入,治法也日益增多。近代痫病的治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内风阻络型:治宜定痫熄风 豁痰开窍
2、痰浊闭阻型:治用泻火通实 定志宁神
3、气滞血瘀型:活血化瘀 镇痫止抽
4、肝阳上亢型:育阴潜阳 镇惊安神定志
5、肝肾阴虚型:用补虚法 扶正祛邪

中医对癫痫的分类问题,从古至今认识不一,归纳起来有如下4种:

1.以病机和证候特点相结合的分类方法。代表医家为隋·巢元方。他分风痫、惊痫、食痫以及阴、阳痫5种。后世多数医家遵循他的分类方法,并不断有所发展。元·曾世荣增加了胎痫、狂痫;明·朱棣等综合为风痫、食痫、惊痫、热痫;清·吴谦集诸家之说,分阴痫、阳痫、惊痫、痰痫、食痫、风痫。

2.根据发作时异常叫声的症状特点分类。如唐·孙思邈汇集前人之说,将癫痫分为马痫、牛痫、羊痫、猪痫、犬痫、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