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吴国是怎么破败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3:10:08

是因为一个昏庸的皇帝----老年的孙权,他当了23年皇帝,到老了就不思进取,整天饮酒作乐,知道晋军攻到了长江边还不觉醒,认为长江乃天险之地,晋军不可能渡过,但是大年初一吴军都昏昏欲睡的时候,晋军突然从下游浅滩偷渡长江,吴军惨败,溃不成军,晋军趁胜追击并且攻进吴都建业,吴国灭亡。

3世纪时孙权建立的政权。史称孙吴或东吴。首都开始建于吴(今苏州),后来孙权筑石头城建业(今南京)。孙权,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其父孙坚被荆州军阀刘表所杀,孙权及其兄孙策借江淮军阀袁术的兵力进入江南,并且自立。孙吴对江南开发卓有贡献,孙吴时江南州郡大为增加,同海外诸国联系也大为密切。
220年曹丕称帝,次年刘备称帝,分别建立魏、蜀。刘备称帝后,即以复仇之名向孙权发动夷陵之战。孙权先向曹丕称臣,被封为吴王,都武昌(今鄂州市),以避免两线作战。222年,刘备在猇亭被吴将陆逊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刘备不久就在永安病死了。战争结束后,蜀相诸葛亮遣邓芝出使吴国,吴蜀恢复同盟。
孙权断绝了与曹魏的短暂同盟,导致魏文帝曹丕先后三次对吴用兵,均无功而还。后曹休又在228年对吴用兵,亦遭失败。黄龙元年(229年,魏太和三年,蜀建兴七年)四月丙申,孙权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是为吴大帝。
嘉禾二年(233年),孙权封割据辽东的公孙渊为燕王,并派使者与军队渡海,试图控制辽东,结果使者被公孙渊斩杀。同时数次攻打魏国,但皆无功。
赤乌四年(241年),孙权的长子孙登死亡。次年孙权立孙和为太子,不久又封孙霸为鲁王,引发「二宫之争」,又称「南鲁党争」,朝中大臣亦分为两派。最终孙和被废,孙霸被赐死,名臣陆逊亦在二宫之争中被逼死,最后幼子孙亮反而被立为太子。吴国经此事件,非但皇室遭刑,而且举国分歧,埋下内部斗争的祸根,逐渐开始衰败。
252年四月,孙权驾崩,年七十一。孙亮即位,改元建兴。由诸葛恪、孙弘、孙峻等辅政。253年春,诸葛恪征淮南,惨败。诸葛恪被孙峻所杀,大权落入孙峻之手。
256年孙峻病死后,事付从弟偏将军孙綝。后孙綝废孙亮为会稽王,改立孙休为帝。不久孙綝又为孙休所杀。
元兴元年(264年),孙休病死。这时蜀汉刚亡,交趾又叛吴降魏,东吴国内形势不稳,欲立一个较年长的君主。左典军万彧向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