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1:45:23
他们性质上差不多吧。

他们的时间 及性质 还有 作用 (积极、消极)

好的给分

秦始皇推行法家,反对国家分裂,反对周朝的奴隶制度,而大家都知道,孔子复周礼,主张分封,非常倒退的思想。积极影响就是秦后不再清一色的裂土而封了,也不再有奴隶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开始兴起。消极影响就是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未能保留下来,比如《尚书》,现在读的其实不是原来的了。
毛主席能和那个比吗?你用法国大革命和那个比还稍微搭调,法国大革命是要杀人的,而文革十六条里哪一条有杀字了?还不是有人打着红旗反红旗,假装是保卫毛主席,其实是巩固自己?积极意义自然是人民的觉悟提高,帝修反的势力得到削弱,比如第一个搞浮夸风并打压焦裕禄的吴芝圃就被斗下去了。消极意义就是很多人不理解文革,文革太过于超前了,文革需要人民拥有更大的觉悟,否则一不敢文功二不敢武卫的。

首先说一点,关于焚书坑儒,其实是坑术士,建议你看一下王立群的《秦始皇》第二部,这里不细说。我认为焚书坑儒和文革有相似之处,时间都是新的统一政权建立之初,性质根本上都是一人独裁的结果。焚书坑儒的消极作用是愚民,会从根本上(人的思想)阻碍社会的发展。积极作用是从根本上(人的思想)使社会变得高度的有序和统一。文革的积极作用是让中国人从骨子里摆脱了封建遗留思想,可以算是一个思想大解放,(比如说古代平民百姓极度怕官,现在的人对官就不是那么恐惧了,还有对很多事的看法都变了,人们都摆脱了奴性,完全觉醒了)消极作用是它突破了道德、法律、人性的界限,无端制造了太多的矛盾和仇恨,以致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人的善良程度都大不如前。我个人认为,这两者都可以定义为:个人独裁下的思想改革。只不过二者的目的不同罢了。焚书坑儒算是大破大立,而文革虽然大破,却没能大立。

根本不是一回事。老赢做的事是通过剥夺异见维护皇权的权威性。而WG则是因为对政权的所属关系有错误的认识--当时太祖的观点是当权派已经异变,不在是人民的政权,所以WG的目的就是再次夺权。由以造反派为代表的普通群众重新铸造政权。(这有些不可思议,实际这既非革命也非改良,是种变种的组织内运动)

前者是维权后者是夺权怎么能是一回事?光看悲惨程度吗?那就不要搞划分了,天下有的是悲惨的事情。和文化相关的也不少。

基本分是0,谁会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