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波德莱尔的《感应》是“象征派的宪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5:22:54

象征派在选择“象征主义”这个称号之前,他们称自己为”被诅咒的诗人“,或者是”颓废者“。象征主义这个词,即是来自波德莱尔的《感应》里的”象征“一词,且这首诗既是象征主义者们欣赏的写作类型,也是一种重要的象征主义观点的表达。

《感应》原诗(钱春绮的译本)
自然是一座神殿,那里有活的柱子
不时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语音;
行人经过该处,穿过象征的森林,
森林露出亲切的眼光对人注视。

仿佛远远传来一些悠长的回音,
互相混成幽昧而深邃的统一体,
象黑夜又象光明一样茫无边际、,
芳香、色彩、音响全在互相感应。

有些芳香新鲜得象双簧管,绿油油象牧场,
——另外一些,腐朽、丰富、得意洋洋,
具有一种无限物的扩展力量,
仿佛琥珀、麝香、安息香和乳香,
在歌唱着精神和感官的热狂。

貌似他一直是这么被称呼的,肯定是《感应》代表了整个象征派的总体特征并且成了这类作品的塔尖作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