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一篇古文(庄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4:34:41
记得看过一篇古文,好像是庄子,内容是两人在辩论,只记得一点大概的意思,似乎是无论你对某个事物喜不喜欢,你都没有资格去评判它

问:出自何方?是哪篇文章?贴上来

如果你记得的那点意思是正确的话,个人认为不是楼上两位所说的《知鱼之乐》... 但庄子我没有读过全书,具体是哪篇我也不知道...

知鱼之乐里面,庄子和惠子之所以有人能不能“知鱼之乐”的辩论,其实是因为两个人的基本价值观的差异... 庄子推崇的道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也就是天地万物之间都是可以互通共融的,而惠子是主张名家思想的,要求证名定分,万物之间都有清晰的界限,是不能逾越的。
所以当在濠水的桥上看到桥下的鱼儿恣意畅游。庄子感受到了那种悠然自得、无拘无束,并认为鱼儿也会因此而感到快乐。而惠子则认为,人和鱼是截然不同的生物,是不能了解鱼的感受的,更不可能感知鱼是否快乐。
而两人更将问题进一步引申到人与人之间尚且不能互相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更何况是不同的物种之间的层面上。
最后“请从其本”一句,其实庄子是巧辩而已,因为他知道惠子跟他的思想有本质上的差异,强辩是不会有结果的。所以将惠子提出如何“知鱼之乐”的问题,有意曲解为在何处“知鱼之乐”。而得出了“ 我知之濠上也”的结论。

所以说这篇主要是辩论人与万物之间能否相知共融的问题... 人能否“知鱼之乐”是因人而异的。

子非鱼 出自庄子《庄子.秋水》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2),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3)。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儵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其他意思: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这句话原本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