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改作文,叶圣陶说过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4:55:23

叶圣陶有关“修改作文”的议论

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语文教师不在少数,这些教师都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都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有的坦率地说,有的隐约地说,直到最近,还听见十几位教师对我坦率地说。徒劳无功,但是大家还在干,还要继续干下去,不是很值得想一想吗?

……

想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经常有作文的需要。作文难“一次成功”,往往要改几次才算数。③作了文又能自己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 “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改的是写在纸上的稿子,实际上是审核并修订所想的东西,使它尽可能切合当前的需要。正确不正确当然是首先要审核的。此外如有什么不必说的,有什么没有说明白的,有没有换个说法更恰当的,有没有叫人家看了会发生误会的,等等,也是需要审核之点。审核过后在需要修订的处所作修订,通常的说法就叫做“改”。

“改”与“作”关系密切,“改” 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和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

动笔之前先定个简要的提纲,写在纸上也好,记在头脑里也好,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从头至尾看一遍。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订,这也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站在读者的地位把自己的作文念一遍,看它是不是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这样做是从群众观念审核自己的作文,也是一种好习惯。这些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不尽。要不要让学生养成这些好习惯?我看要。那么,如何养成这些好习惯,似乎也是个研究的项目。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项,光反复讲未必管用。一句老实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起学生下水,练习游泳的本领。
(选自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