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情报站有多少个啊,负责人分别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0:47:49

你的题目范围太大了,军统发展从1927建立到1955年改组期间站点数量只能通过档案资料来统计。所以简单说一下吧,你要是有兴趣可以去档案馆查资料。军统发展过程:

1927年,蒋介石牵头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密查组”,它是由戴笠、张炎元、黄雍、周伟龙、徐亮、马策、胡天秋、郑锡麟、梁干桥、王天木等十人开始搞起来的,在军统内部称它为“十人团”这是军统的前身。

1932年3月,以黄埔生为核心,仿效德国在南京成立“中华复兴社”(复兴社,对内也称为“力行社”),社员穿着蓝衣,故又名“蓝衣社”,由蒋介石任社长。下设:“中央干事会”和“中央监察会”。由刘健群、曾扩情、贺衷寒、酆悌、袁守谦、俞济时、康泽、桂永清、杜心如、肖赞育、邓文仪、宣铁吾、刘咏尧、郑介民、任觉五、余洒度、黄珍吾、蔡劲军、滕杰、黄仲翔、李士珍、陈春霖、叶维、刘庆瑛、王受慕等任中央干事会干事。由周复、梁干乔、潘佑强、戴笠、李国干、刘伯龙、孙常钧、胡轨等任中央监察会监察。又有中央常委干事会,有干事九人:贺衷寒、酆悌、滕杰、周复、康泽、桂永清、潘佑强、郑介民、邱开基。候补干事三人:侯志明、赵范生、戴笠。特务处开始在南京鸡鹅巷53号办公,后扩充到鼓楼四条巷洪公祠。1936年迁到曹都巷。1937年11月24日(南京沦陷前夜)撤出南京,迁到湖南省长沙市梓园。特务处的工作叫特种工作,包括情报工作、策反工作和行动工作。特务处的组织包括内勤组织与外勤组织,外勤组织又分为秘密组织和公开机关:
内勤组织:
处长:戴笠;
帮办:郑介民
书记:张师、徐亮、梁干乔、李果谌、周伟龙等先后任过书记。
人事股:胡子萍等先后任股长。主管内外勤的升迁调补、考核和奖惩工作。
督察股:柯建安等先后任股长。主管内外勤的监督查察、执行纪律、考查各人言行和勤惰。
会计股:股长徐人骥。主管经费的预算和会计出纳。
译电股:股长姚敦文。主管来往电报的翻译和密电码的编订和保管。
缮写股:股长李祖维。主管缮写各种档案材料。
电讯总台:总台长魏大铭。主管各地无线电台的秘密建立,收发电报机的制造,进行机务和工务的训练,对各种可疑电台方位的侦测,密电码的译破,窃听各种无线电话的对话,搜集各种电讯情报。
第一科(情报科):科长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