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总督与军机大臣哪个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3:47:53

楼上说的不对。
军机处是在雍正时期设立的,军机处的设立成为了权利的中心。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大臣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七人以往上,称昵(枢臣),“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乾清门的西边是军机处,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在西北与准噶尔蒙古激战,为及时处理军报,始设军机房,清乾隆即位后,改称总理处,三年(1738年)始名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无定额,均为兼职。军机大臣由皇帝亲信的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任。中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后裁撤,历时170余年。军机处职能原为承命拟旨,参与军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军机处已不再是单纯的军事机构,逐渐演变为清代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统治中心,其地位远高于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

总督,中国明清地方军政大员。总督在清代为地方最高级长官,位在巡抚之上,管辖一省或二三省,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从一品。清初总督、巡抚额数及辖区并不固定,中期以后始定设八督十二抚,后亦略有增减,八督为:直隶 、两江、陕甘、闽浙、两湖(即湖广)、两广、四川、云贵。另有漕运及东河、南河总督三员 。 总督职掌综理军民事务、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为一方面军民高级长官,世称封疆大吏。 光绪三十二年 (1906),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建行省,改将军为总督,名曰东三省总督。 《清史稿·职官志三》:“总督。从一品。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

因此论级别,军机大臣的级别显然要比总督高,军机大臣是皇帝的近臣,而总督只能算是封疆大吏。打个比方,军机处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首辅军机大臣相当于国务院总理,其他军机大臣相当于国务委员、各部部长等等。而总督就类似于今天省长。

其实这两个职位不具有可比性,军纪大臣在中央任职,而总督则是地方的行政长官。军机大臣确实在现在看来就相当于中央政治局常委,而总督相当于各省省长,但是总督比省长的职位大,一般他掌管至少一省的行政军事大权,像两广总督,闽浙总督等,这些都是掌管两省的。
为什么说他们没有可比性呢?因为他们供职的地点决定了他们没有可比性。军机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