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的“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4:57:22

这首诗是罗隐所做,有及深刻的寓意,如果不联系上下诗文,就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牡丹花
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待,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罗隐的诗常常带有没落的冷冷讽刺意味,讽刺着世间的不公.他把关注的目光更多放在了审视考场与人际之上,对许多凭借谄媚,奉承而飞黄腾达的人,罗隐常会投去凌厉的目光,即使在赏着牡丹的时候,也不忘讽刺一下那些趋炎附势之人.

牡丹随着东风一起开谢,当是别有原因吧,是不是因为它能赢得东君眷顾?就好比昔日杨贵妃的玄宗的一枝解语花......是啊,牡丹也是一样,只要有着倾国之美,即使无情,不也一样动人么?美艳的芍药也只是牡丹你的近待罢了,芙蓉也为了避开你的芳尘而挤入了池中去,可怜啊,没有想到,如此美艳的牡丹,也有被韩弘这种人砍掉的时候,当韩令做成了事之后,牡丹的秾华也便被辜负了.

诗无达诂,何况罗隐此诗喻意极深,这首<牡丹花>竟无法全然明了,只知道,罗隐是在抒发着自己的感慨了.

注:解语,可做解语花,唐玄宗曾把杨贵妃比作解语花----帝指贵妃示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