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配位体提供的电子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6:37:49
用来判断判断共价分子结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常见配体提供电子数的计算
1、NO:一氧化氮分子虽不是有机配体,但与CO十分类似。能理解成NO+,与CO有相当数目的电子(等电子体)。NO参加配体是以三电子成键,因而许多有亚硝酰作配体的配合物能符合EAN法则。如:
[Co(CO)3NO]→27+6+3=36e- [Fe(CO)2(NO)2]→26e-+4e-+6e-=36e-
[Mn(CO)(NO)3]→25+2+9=36e- [Cr(NO)4] →24+12=36e-
2、烷基与金属形成σ键,按单电子计算。对不饱和的碳氢分子或离子可按参加配位双键的π电子数目计算。
如:[Mn(CO)5(C2H4)]+=25e-+2e-+10e--e-=36e-
[Cr(C6H4)2]=24e-+2×6e-=36e-
[Fe(C4H6)(CO)3]=26e-+4e-+6e-=6e-
3、环戊二烯基和羰基的混合配合物:环戊二烯基作为5个e-,如:
[Mn(CO)3(C5H5)]=25+6+5=36e-
[Co(CO)2(C5H5)]=27+4+5=36e-
[V(CO)4(C5H5)]=23+8+5=36e-
各类配体在计算EAN时所提供的电子数为:
H 1
烯烃(每个双键)2
烷基、酰基 1
烯丙基(CH2=CH-CH2·)3
羰基 2
环戊二烯基(C5H5·)5
亚硝酰 3
环庚三烯基(C7H7·)7
单齿配体Cl-; PR3等 2
苯基 6

二、16e-和18e-
EAN法则的另一种说法是18e-规则。而中心原子内层电子不予考虑,只考虑外层和次外层的电子(即价电子),中心原子价电子数加上配体给予的电子数目总和等于18e-时,则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一些过渡元素不成键的内层电子数也是18。

二、常见配体提供电子数的计算
1、NO:一氧化氮分子虽不是有机配体,但与CO十分类似。能理解成NO+,与CO有相当数目的电子(等电子体)。NO参加配体是以三电子成键,因而许多有亚硝酰作配体的配合物能符合EAN法则。如:
[Co(CO)3NO]→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