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二冬》影评 写好追加50—100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2:36:00
要求原创 不要在网上粘贴的
写得好我会追加悬赏

由于反复看过之后观感会有很大变化,我总提醒自己只看过一遍的电影是不应该妄加评论的,但这次实在想抢个先。
关于导演的创作意图,只是在影片之后的见面会上得到了一点信息,列举如下:影片中北大大量的空镜头多是安静的,不在校园中的空镜头是喧闹的,为了显示孟老师在闹市中不为所动的心态;生活中的真实表现出来却未必显得真实,为了让孟老师超然的人生境界显得真实,编剧导演做了大量功课,一个发现是孟老师非常欣赏陶渊明的生活(影片中有多个孟老师讲解陶渊明的场景),但这还觉得不够,便在影片中穿插了对孟老师学生的采访。
影片的观感和我之前对影片的预期不是很一样,下面说一点感性认识。

最大的不同是,我感觉“超然”是影片的创作人员硬给孟老师加上的,加上之后又去寻找细节验证他们的这个定位。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努力才显得很艰难,好像孟老师是凭借崇高的精神力量坐冷板凳,因为内心的高洁而不受世俗的诱惑的。
如果编剧导演看到上面那段话,可能会说:“这有什么不对?”我不了解孟老师,但以我在北大四年对诸多老师的观察,我觉得他们的超然是脚踏实地的。他们的知识、他们的生活经历决定了他们的人生选择,没有一丝一毫的刻意或者拔高。对他们来说,学术就是最快乐最幸福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在知识当中能够获得最大的享受。孔庆东老师的文章中提到孟老师的一个幽默:
“有一次宴会上我俩一桌,老孟身边坐了一群美女。我坏坏地说:‘老孟啊,你们搞古代文学的,是不是都表面上特君子,实际上很好色啊?’老孟一本正经地说:‘君子好色,取之有道。古代文学跟现代文学的差异,可能就是有道与无道吧。’美女们听了哈哈大笑,弄得我倒不好意思了。听说最近孟二冬的事迹拍成电影了,我觉得老孟活泼智慧的一面,是应该多表现表现的。”
而影片中的孟老师,一提到学术就板起面孔正襟危坐,片中点滴的幽默都在生活中,是编剧可以加到任何一个普通人身上的,不需要是教授,更不需要是古代文学的教授。对古人精神境界的解读和自我陶醉只是学术之乐趣的一个小小方面。北大许多老师的可敬之处,在于把学术与生活、历史与当下的完美结合,他们会用今人的眼光解读古代的故事,用古人的眼睛衡量现代的生活,人生境界的提高在于更广阔的视野。他们热爱学术是因为他们从中找到了比世俗生活更好的黄金屋和颜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