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人物访谈之百度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9:59:24
职业规划课布置了一项任务:生涯人物访谈。一般是电话访谈,而且人物一般要有些名气。但我想到百度知道是个卧虎藏龙之地,所以想在这采访,也给各位默默奉献的人一个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请根据你自己的职业回答。
问题如下:
1.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每天都做些什么?
2.最近,这项工作因科技、市场、竞争等发生变化了吗?
3.你是如何看待该领域工作的将来变化趋势的?
4.本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
5.到本领域工作所需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6.就你的工作而言,你最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
7.什么样的初级工作最有益于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
8.本领域初级职位和略高级别职位的薪水是多少(当然不要求说自己的,只说说各级别大致范围就是了)
9.采取工作行动和解决为题的自由度如何?
10.本领域有发展机会吗?
11.本工作的哪部分最让您满意,哪部分最有挑战性?
12.对于一个即将进入该领域的人,你愿意提出特别的建议吗?
13.公司对刚进入该领域的员工提供哪种培训?
14.本工作需要特别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吗?
15.哪些渠道能帮助我深入了解该领域?
以上问题当然不要求全部解答。选择2-3个您容易且方便回答的就是了,请以百度HI的方式告诉我您的回答吧。要注明您职业的名字哦,至于个人姓名和公司名字,不方便的话就不用告诉我了,不胜感激!

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有一个方法或手段问题,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表达方式。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从语言的运用上看,每种文体都有一种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文章的内容事物;说明文主要用说明的语言表达方式介绍事物;记叙文常用叙述、描写的语言表达方式写景、写人、记事;议论文则以议论为主,发表作者对某事、对某物的看法、态度等;诗歌散文则以抒情为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凭借某事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一篇文章里常常同时用几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每种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表达效果。具有理想表达效果的言语可以是明白晓畅、生动活泼、形象而富于表现力的。要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达效果,还要善于修饰句子,用好形容词、修饰语,或者适当运用修辞格,使句子变得生动出彩。 例如:形容自己不变的的生活,有人说:“一贯如此”,有人说:“还是老样子”,还有人说:“涛声依旧”,三句意思一样,都表达了生活方式始终如一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则不相同。第一句不能明显传达一种情趣,第二句透露出悲观无奈、消极不满的意味,第三句却达观诙谐,积极向上,而且形象感强。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