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碱基对缺失会导致形状改变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0:27:40
说明原因
回应1楼,就算不能表达,在非编码区,但是自错误的地方起后面都应该错位了,
而这里面应包含编码区啊

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一般会引起性状改变。

解析:如果是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则不一定会引起性状改变。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突变部位可能在非编码部位(内含子和非编码区)。
(2)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3)基因突变若为隐性突变,也不会导致性状的改变。

不一定

如果缺失突变发生在编码区,并且造成了关键氨基酸的改变,或者是突变位于非编码区的调控位点上,那会对某些性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种影响的程度和规模是不一定的,有些影响可能直接造成死胎,但是有些影响可能小到根本无法观察到!

如果缺失突变发生在编码区,并且造成了非关键的氨基酸的改变,那么有很大可能只造成轻微的改变或者是不会造成性状改变。这经常成为中性突变。

如果缺失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的非调控位点上,那么一般来说没有影响,这也经常成为中性突变。但也不一定。因为启动子的范围非常大,可以包含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000bp,有一些基因的表达调控序列的调控方式与该序列和基因的蛋白质编码序列之间的间距有关,如果这个间距被缩短,可能会造成某些基因的过表达或是抑制。

另外,最近对microRNA的研究表明,很多基因调控它的miRNA正是从其本身的内含子中经过RNA pol II转录出来的!所以内含子的突变有时候也是不可忽视的。

关于移码突变:移码突变是一定发生在编码区的,因为基因编码序列转录的时候读码框是从编码区开头的AUG和外显子开头的特征序列(这个不像AUG那么简单)开始计算的,前后的非编码序列并没有计算在内!

不一定。

比如,发生在基因间隔区或内含子中的碱基缺失并不引起最终蛋白结构的变化。

不一定
有可能这对碱基在终止密码子之后,也有可能是内含子,得不到表达

内含子内就不会有影响了,翻译前这部分会被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