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的高手请进,帮帮忙,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0:38:21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下列观点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联系的是 ( )

A.“摹仿说” B.“诗言志”

C.“表现说” D.“意识流”

2、文学活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巫术仪式 B.宗教 C.劳动 D.游戏

3、在文学的三种不同含义中,狭义文学对应的是 ( )

A.文化的文学观念 B.审美的文学观念

C.惯例的文学观念 D.历史的文学观念

4、话语的五要素不包含( )

A.说话人 B.受话人 C.本文 D.主人公

5、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不包含文学活动的( )

A.文学的形象性和概念性 B.文学的情感性和认识性

C.文学的功利性与无功利性 D.文学的表现性和接受性

6、关于含蓄和含混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 )

A.含蓄,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

B.含混是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却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义空间

C.含蓄突出表达上的“小”中蓄“大”

D.含混则偏重阐释上的“一”中生“多”

7、下列活动不属于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的是 ( )

A.材料储备 B.艺术发现 C.艺术构思 D.创作动机

8、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是 ( )

A.理想型文学 B.现实型文学 C.象征型文学 D.幻想型文学

9、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系列《人间喜剧》属于( )

A.现实主义文学 B.象征主义文学

C.浪漫主义文学 D.理想主义文学

10、下列几项中不是诗歌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的是( )

A.凝练性 B.跳跃性 C.音乐性 D.及时性

11、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不包含( )

A.文学话语层面

ACCDDABAADCDACD
这个是答案~~~~给分吧~~~嘿嘿··

给你补充吧!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表现在何处?
答: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范性表现:一种是某些文艺类型如神话和史诗只能兴盛于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则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在艺术上反而领先,如俄国和挪威在19世纪经济相对落后,但在文学上却成就斐然。
2、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文学是作家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生活图画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并表现作家的思想情感。其根本特征就是用形象反映生活并表现作家的思想情感。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如何理解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

答:文学是审美的(审美在其直接性上是无功利的),这就是说,文学往往是无功利的。无功利,或者称无利害,指人的活动并不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而审美的无功利性表现在,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满足。也就是说文学活动中,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但是,间接地或内在地却又隐伏着某种功利。首先,作为作家或读者的社会性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间接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其次,作为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尤指文学活动中的“本文”方面),文学活动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当作实现其现实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2、罗素曾经在《西方哲学史》中说到过浪漫主义者的写作题材和地理观念。他说:“他们喜欢奇异的东西:幽灵鬼怪、凋零的古堡、昔日盛大的家族最末一批哀愁的后裔、催眠术士和异术法师、没落的暴君和东地中海的海盗。”“浪漫主义者的地理很有趣:从上都到荒凉的寇剌子米亚海岸(前者为传说中的忽必烈汗的都城,后者为遥远的古波斯国的海岸),他们注意的尽是遥远的,亚细亚的或古代的地方。”请结合这两句话和具体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