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一下“马丁.路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7:05:23
可别介绍错了,是马丁.路德。还有介绍一下他的著作、个人生平,及其著作的精译者的名字。谢谢了。

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16世马丁·路德的早年生活• 1483年11月: 马丁·路德出生在日耳曼(人称日耳曼为改革发源地)中部绍森几亚(Thuringia)的曼斯菲德(Mansfeld)附近的艾斯里本(Eiskeben)-->撒克森伯爵(选候)领地......他的父母是农民,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新教路德宗创始人。

  1497年:年轻的时候他被送到一所纳尔弟兄会(Null Brethren)学校读书,然后在一四九七年他被介绍到马德堡(Magdeburg)去读书,而他父亲又把他送去另一所爱森纳(Eisenach)的学校读书,所以路德曾在两所学校受过教育。因为他的父母不能维持他的生活,以致他必须时常到街头去行乞。

  1517年: 在一次激烈的讲道之后,马丁路德在威丁堡大学的教堂大门上,按照大学的习惯,对许多神学问题,尤其是对大赦和一般善工的价值问题,提出挑战。他总共提出<<九十五条>>论题立刻传遍整个德国,争辩也就接著展开。邀请各方人仕来讨论"赎罪券","教皇赦罪权力"和"教会的财库"的内容. 因为当时印刷的技术广为方便,所以很快便惊动了全欧洲. 马丁路德发挥了他演讲的长才,他有动人的声调,活泼的想像力,再加上他那扣人心弦的言辞,有时表现出细腻的热情,有时又大胆痛骂,甚至连最粗鄙的词句也不怕加以运用。这种争辩开始时是在全德国,接著,在整个教会激起了巨大的影响,同情他的如潮似涌,反对他的也像排山倒海。教宗良第十起初并不加重视,认为只是各修会的修士们、奥斯定会和道明会之间的争辩而已,但是不久,就知道事关重要了。一五一七年,路德仍自认为是教会的忠顺份子,但是逐渐的,他被许多神学家的批评和挑战激得恼羞成怒,大赦的问题转为次要,所讨论的争辩,都是灵魂得救与否的基本信条。他一再强调,为灵魂得救只须要信仰,用不著善行,他甚至还想改革整个教会。

  • 1520年: 路德始写小册子, 包括<<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掳巴比伦>>和<<基督徒的自由>>... 这事之后,使得教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