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投降的原因是为了保护北京文物遗产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3:31:19
这是其中的原因吗?是唯一的原因吗?还有别的原因吗?

这个理由你也信……当兵打仗杀的血流成河都不当回事,会为了几件文物就放弃抵抗了。真正的原因那是他自己的利益问题,抵抗到底的结果是什么,不用我说你也能猜到,但投降则会另一番结果,可以说老傅是个识时务者,做为战死的国民党将领他什么也得不到,而投降后他还当上了人大代表,呵呵,赚大了!
总结一下,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平津战役国民党基本上大势已去,傅再做拼死抵抗胜算的可能不高,投降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了。他投降是形势所迫,而不是为了保护什么文物……董卓烧长安,项羽烧阿房,当兵的会保护文物吗?

是原因之一,不是唯一的原因,也是为了保护北平百姓以及手下士兵的性命,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看到蒋家王朝大势已去,即使自己的部队血战到底,也是牺牲的没有意义和价值,非但不能挽救颓势,还回落得骂名。识时务者为俊杰,他选了一条对自己和老百姓都好的路。

当时的情况是张家口,新保安和天津已经解放,傅作义数十万军队困守北平,继续抵抗死路一条,更何况傅作义又不是蒋介石的嫡系,没有必要为蒋介石卖命。

更重要的是当时北平的主力部队是傅的嫡系,蒋系部队不多,无法阻止傅作义。

实际上当时被困在陈官庄的杜聿明也想投降,但邱清泉不支持,最终兵败被俘。

原因很多,保护遗产是其一;傅作义是西北军,向来和中央军不和,是其二;其三,应该是人的良知,打仗要死人的;其四,他的老师和女儿的劝说。

任何时候,当降将都是没有气节的表现。也没有必要美化傅作义。说白了,他也是为了自己的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