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一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3:48:28
下列关于期末可供分配利润的说法正确的是()(注,选择的答案请解释以下。)
A 指期末可供基金进行利润分配的金额
B 如果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未实现部分为正数,则期末可供分配利润的金额为期末未分配利润(已实现部分扣减未实现部分)
C 如果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未实现部分为负数,则期末可供分配利润的金额为期末未分配利润(已实现部分扣减未实现部分)
D 如果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未实现部分为负数,则期末可供分配利润的金额为期末未分配利润的已实现部分

可供分配利润 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补亏+其他调整因素后的金额。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计提盈余公积等税后计提金额。
  年末未分配利润=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应付优先股股利—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普通股利—转增实收资本。
  利润分配表
  什么是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对实现净利润的分配或亏损弥补的会计报表,是利润表的附表,说明利润表上反映的净利润的分配去向。
  利润分配表包括在年度会计报表中,是利润表的附表。通过利润分配表,可以了解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情况或亏损的弥补情况,了解利润分配的构成,以及年末未分配利润的数据。
  我国利润分配的顺序:
  公司向股东分派股利,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按照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利润分配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将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合并,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正数(即本年累计盈利),则进行后续分配。
  第二步,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按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本年净利润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盈余公积金的基数,不是可供分配的利润,也不一定是本年的税后利润。只有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时,才能按本年税后利润计算应提取数。这种"补亏"是按账面数字进行的,与所得税法的亏损后转无关,关键在于不能用资本发放股利,也不能在没有累计盈余的情况下提取盈余公积金。
  第三步,计提公益金。即按上述步骤以同样的基数计提公益金。
  第四步,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
  第五步,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
  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违反上述利润分配顺序,在抵补亏损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必须将违反规定发放的利润退还公司。
  [编辑本段]利润分配表的编制
  利润分配表一般有表首、正表两部分。其中,表首说明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等;正表是利润分配表的主体具体说明利润分配表的各项内容,每项内容通常还区分为“本年